即时新闻

政策利好频出,无人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8月17日        版次:A15    栏目:    作者:张爱丽

     近日,特斯拉汽车安全问题引关注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爱丽  图/羊城晚报记者 刘佳宁

  

  近期,国内自动驾驶利好政策频出,智能驾驶距离获得“合法身份”的脚步似乎越来越快。但与此同时,智能汽车伤人事故也不断曝出,引发外界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担心。那么,当不断升温的行业热度遇到智能汽车频繁伤人事故这盆冷水,无人驾驶行业该怎么走?业内分析认为,这些事件对于行业是个警示,意味着对行业安全性的要求将进一步提升,但行业走势不会因此而改变。

  

  政策频出 无人车商用化加速

  

  无人车商用化的脚步不断加速,8月8日,交通运输部就《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指南从适用范围、车辆要求、人员要求、安全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对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适应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趋势,鼓励和规范自动驾驶汽车在运输服务领域应用。指南还指出,自动驾驶汽车是指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具备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能力的汽车,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

  在上述时间前后,重庆、武汉两地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允许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地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于8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在明确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即由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人的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的基础上,还将自动驾驶分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三种类型,以对应《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和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的SAE J3016标准中的L3、L4和L5级。其中,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需要驾驶人及时响应并接管车辆,完全自动驾驶不需要人工操作。

  

  智能汽车伤人事故引担忧

  

  然而,在各地政策为智能驾驶汽车上路“开启绿灯”的同时,智能汽车伤人事故也被多次曝出,引发了外界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担忧。

  8月10日,在正常测试过程中,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的测试车辆,被后方车辆追尾,导致交通事故;同日,小鹏P7车主驾驶车辆与前方检查车辆故障人员发生碰撞,据网络流传的聊天记录,车主表示事故时开启了ACC、LCC等辅助功能。

  一年前,同样8月,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驾驶蔚来ES8并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功能)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终年31岁。

  而就在上一个月,艺人林志颖开着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中国台湾桃园芦竹区的一段路上,撞上了路中间的分隔岛,随后车辆起火,车头烧成一堆废铁,林志颖父子也被送往医院救治。坊间猜测,林志颖很可能开启了AutoPilot(辅助驾驶),车辆行驶过程中,本来是车道保持状态,因系统判断失误,靠近匝道时没有识别出来导致车祸。目前,尚未公布车祸调查结果。

  

  安全要求更为业内所重视

  

  尽管一些事故不一定是由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系统所导致,但业界围绕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的争议愈演愈烈。业内普遍认为,这些事件对于行业是个警示,自动驾驶的安全要求将被放到更高层面。

  业内人士严金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仍未完全成熟,安全服务指南依然要求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方全程跟车,也说明了监管层对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的重视。严金亮同时表示,任何技术发展都需要时间和技术测试,随着各地政策陆续出台和不断完善,相信其风险可控,无人驾驶行业走势不会因上述事件而被改变。“L5级技术无人驾驶汽车或在十年后成主流。”严金亮预测称。

  “自动驾驶汽车运营服务一旦发生事故,一定会涉及到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划分,不同于传统汽车运输服务,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对新的两个活动者(主管用户[User-in-charge]&授权自动驾驶实体(ASDE])的权利和责任进行界定,梳理清楚法理关系,才有章程可遵。” 轻舟智航商务副总裁程修远表示,无人驾驶要达到全场景的商业化,预计还有很长时间。程修远认为,要实现完全无人最难的是最后1%的长尾问题,需要大量的安全冗余、兜底策略,以及非常高效的数据驱动方式来解决。

  一商用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首席工程师董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5到10年内,L4级别自动驾驶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中近3~5年内,在相对封闭的场景会率先落地L4自动驾驶;但L5级自动驾驶,即全无人的自动驾驶,或许仍需要等待较长的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