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三伏天灸“闭幕”
今夏广州人有点“虚”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8月18日        版次:A14    栏目:    作者:陈辉、刘庆钧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刘庆钧

  

  三伏天已近尾声,各医院“三伏天灸”已落下帷幕。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今年来贴天灸的市民比去年、前年明显增多,以儿童老人居多,因过敏性鼻炎等“虚症”来贴天灸的患者有增多趋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徐展琼副主任中医师分析,与疫情少动、天热吃冷饮吹空调多都有关系。

  据了解,天灸,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三伏天灸是在天灸疗法的基础上依据“冬病夏治”及“春夏养阳”的中医理论,在夏季三伏天时,采用中药贴敷于穴位,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寒邪,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徐展琼介绍,截至目前,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贴天灸的市民达4000多人次,和2020年以及2021年相比,明显增多,但还没达到疫情前的水平。今年来贴天灸的以儿童和老人居多,儿童多是有因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而来贴天灸,老人来贴天灸的病因比较多,如反复感冒、过敏性疾病、各种痛症等。

  每次在贴天灸前,医生一般会先进行基本的体质辨识。和前几年相比,来贴天灸的市民体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徐展琼介绍,阳气不足、虚症的人更多了。她分析,这可能与连续三年疫情,许多市民特别是老人外出少、运动少,导致阳气下降有关。另外,今年夏天高温天气持续得时间特别长,市民外出就更少了,而持续吹空调、经常喝冷饮、吃生冷食物都会损耗人的阳气。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广州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厚,三伏天灸有不少铁粉,有的“粉丝”每年都会举家来贴天灸,连续几年贴下来,体质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徐展琼提醒,前些年对三伏天灸的功效过度“神话”,三伏天灸的确有效果,但免疫力的提高、体质的改变是个系统工程,除了贴天灸外,她还鼓励市民多做运动,不吃或少吃温度过低,或中医认为性寒、性凉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