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漫步百年南华西:体会广府生活的从容味道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8月18日        版次:A15    栏目:读城·人文广州    作者:王敏

     廊柱饰有浅浮雕的骑楼成为同福西路的建筑名片

     双清楼拟活化利用为多功能“名人旧居纪念馆”

     成珠的小凤饼被老广奉为怀旧经典美食

     南华西街不少街巷仍保留麻石路面

     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栖栅南街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王敏

  

  说起骑楼,很多人会联想到上下九、北京路、文明路的车水马龙、繁华喧嚣。但在珠江对岸,广州人俗称的“河南”,却静静伫立着三处鲜有人特意造访的骑楼街,这里即便周末路上行人也不多见,散发着淡静的烟火味。如果想寻找一段远离人群、慢慢品味老广生活气息的逛吃时光,不妨走进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三条老街 百年风情

  

  “先有南华西,再有海珠区”,相信很多老广都听过这句话。南华西街是海珠区最早开发的区域,开基于1776年,至今已有245年历史。这里的骑楼主要分布在南华西路、同福西路及洪德路北段,其中位于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同福西路,顺应珠江流向呈东西走向,西面接环岛路,东面与龙溪首约相交,是海珠区保存得比较完整的骑楼街。而洪德路则是三条骑楼老街中相对较短的一条,建于1928年,历经了90多年风雨,两旁的骑楼依然保存完好,榕树成荫。

  这里的骑楼特别适合漫无目的地闲逛,路面比其他骑楼街开阔,行人稀少,临街民居较多,午后过了饭点,还能看到商铺主人们倚靠在椅子上或折叠床上打盹,有种真实质朴的生活感。

  所谓古物藏巷,在南华街这个片区,随便拐进一条支路小巷,都能窥探到跟主干道不一样的历史足迹,感受羊城被遗忘的时光就在这里缓缓流动。

  就拿南华西街对面的栖栅南街来说,这可是超过200岁的传统居民区,不仅聚集了上世纪20年代末由归国华侨建造的红砖洋房,还有一户挨着一户的青砖屋。尽管经历风雨洗礼,墙体略有剥落,颜色已经斑驳,甚至爬满了青苔,但生活气息依然浓厚:阳光灿烂的日子,你能看到民居门前晾晒的衣服,干净的石板路两旁随意铺开风干的蔬菜,街坊们会友好地为迷失在小巷的游客指路。

  一不小心,你可能会在巷子的尽头遇到广州市文物保护建筑,比如双清楼,曾是廖仲恺和何香凝住过的小屋。当年皓月当空之夜,清光射向斗室,夫妇俩在窗前赏月、读书,人月双清之乐,便是此居得名由来。从抢救性修缮到开图片展览,双清楼停滞的时针在今年被再次拨动。未来,双清楼拟布展规划为兼旧居活化、展示教育、文物典藏、学术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名人旧居纪念馆”。

  如果走累了,可以去“西册咖啡”点一杯莓果桃子美式,细细品味酒和咖啡混合的微醺清甜。这家咖啡馆也是由广州历史建筑改造而成,主理人精心布置了不少复古家具,营造出与这个街区相得益彰的古朴。

  

  物转星移 古早味依旧

  

  在老街古巷中穿梭,难免想要体验一些专属于岁月的生活印记,美食,自然不可错过。在南华西街区,几乎看不到热门的连锁餐厅,看上去不起眼的小店,可能都是坚守情怀的老字号。

  在洪德路上,“耕田公凉茶”仍以传统方式制作凉茶。这家始于1934年的凉茶铺,多年来没有变更过地址,凉茶不做冲剂,不做浓缩,日复一日用慢火熬制,一碗只卖四元,已是街坊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里也供应各式甜品,消暑必备的绿豆沙和牛奶龟苓膏也不过四五元一份,实惠得很。

  走到南华中路,岭南名刹海幢寺对面有一家饼家,据说是原成珠楼的几个老员工合伙开的,专营当年的镇店之宝——成珠小凤饼。成珠楼是广州有迹可循的最古老的茶楼,其历史可追溯到乾隆十年(1745年),可惜几经浮沉,最终于2000年关门结业,但脍炙人口的小凤饼得以流传,成为老广们最爱的甜食之一。成珠的小凤饼广府风味浓郁,比传统的鸡仔饼尺寸小,薄身脆口,做零食和伴手礼都非常适合。

  作为千年商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广州从不缺乏喧闹繁华,唯有老街,仍能寻到旧时广府生活的从容味道。而南华西,便是不辜负慢生活之道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