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盐城观珍禽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1月16日        版次:A10    栏目:大美中国    作者:霍无非

     芦苇丛中野鸭成群

     网笼里人工孵化的丹顶鹤

  

  □文/图 霍无非

  

  野生禽鸟,一般都畏惧人类,远人迹而居。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的野禽却不是这样。

  秋季寒露时来这里,为的是一睹“长寿之禽”丹顶鹤的仙姿。遗憾的是,由于时节稍早,未见到野生的丹顶鹤——它们小雪时节才迁徙到这里,次年春分前后离开。

  “主角”姗姗来迟,“配角”却齐齐登场。园区茂密的芦苇荡,葳蕤的绿荫下,显然并不寂寞,呱呱呱、咕咕咕的禽鸣鸟啼嘈杂喧嚣,此起彼伏,于我也颇有吸引力。于是租辆自行车,我决定骑行漫游。

  没骑多远,忽见前方林下的柏油路卧着麻花花的物体,到跟前一看,是几只赤麻野鸭。见我下车走近,它们兀自卧着,动也不动,还有的仍把扁嘴埋于翅膀下。它们大概是活动乏了,在这儿小憩吧。我不打扰,一个偏腿上车,继续前行。

  顺路下坡,又一群野鸭挡着去路。麻褐褐几十只,拥聚一起摇摇摆摆地走,攒动的身影使我眼花缭乱,色彩和斑纹联袂,竟有如此强大的视觉作用。我跟在鸭群身后观察,快接近时,它们却自动让出半边路,让我通过,君子风度十足。从成群的野禽旁经过,那种感觉妙不可言。

  附近的水禽湖传来“噢儿、噢儿”的高亢鸣叫,分明是天鹅的声音。拐一个弯便到湖边,湖不大,野禽密密麻麻,浅吟高歌,煞是热闹。仔细辨认,有赤麻鸭、绿头鸭、白骨顶、鸳鸯等,而洁白高傲的疣鼻天鹅,无疑是主角,游弋到哪儿,其他水禽都要避让。我投了几块碎面包,果然抢在前头的,还是体形最大的天鹅。

  亲水栈道与水禽湖只一路之隔,是这个旅游区的主要景点。纵横的木栈道设在水上,还建了高耸的木塔楼,可以立体式地眺望苇海和飞鸟。甫踏上栈道,又见多只野鸭伫立于上,待我走近,才不情愿地一只只扑腾入水。这一片河浜,水草丰美,鱼虾螺贝不计其数,加上人们善待,野鸭在此安家落户,不走了。它们或排成一字巡游,或撅腚伸头入水捕食。

  四周的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几只白鹭在僻静处啄食飞跃,愈往栈道深处走,芦苇愈密,最后竟被斜楞的苇子挡住。折返登塔眺望,四下芦荡茫茫,芦花点点,水光滟滟,心情豁然开朗……

  令人欣喜的不仅于此,岸边有一排宽敞的网笼,竟然生活着二十来只丹顶鹤。它们矜持、圣洁、高贵,对我手中的零食不屑一顾。园区的管理员告诉我,这些丹顶鹤都是人工孵化驯养的,雏鹤在暖箱出壳的那一刻,就被精心饲养,百般呵护,吃的是捕来的河鲜,直至长成红顶白背黑尾的大鹤。三十五年前,一位从东北鹤园来的满族年轻女工徐秀娟,为寻找走失的幼鹤,还不幸殉职在芦荡的泥水中。这些丹顶鹤能有今天,竟是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啊。

  天色转暗,雨说来就来。在棚下避过雨,按照管理员的指点,骑行在旷野的环形公路上,到另一头探访徐秀娟的故居。其间,遇到无视风雨、浑身湿溚的野鸭,双双对对横过公路,钻入灌木。也顾不得理会,我顶风骑行了一大圈,前方传来歌声,愈近声愈大:“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这首《一个真实的故事》,旋律婉转,凄美感人,在鹤姑娘岛上反复播放,缅怀逝去多年的养鹤女孩。三面环水的岛中央,徐秀娟抚着幼鹤的雕像让人起敬,她的脸眸朝着殉职的方向,仿佛还牵挂着鹤禽。雕像一侧,是她的墓。她生前居住的茅顶宿舍离岛很近,虽然作了修葺,仍很简陋,里面摆放的土暖箱、照蛋箱、天平秤和吉他等,真实地反映出她生前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有这样的栖息环境和有爱心之人,远方飞来的珍禽鸟类,怎能不把这儿当作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