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俊平 广州学者 看到一本书,书名很宏大,关于中国的数字化的。主题不可谓不时髦,而封面上的五位著者也都是名气很大的人,最后加个“等”,也就是著者还更多。 往后看,有一个庞大的编委会,这也是常见的事。编委会下面有一个编写组,里面有十一位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列——已经估计到大概这个编写组才是真正的执笔人,这些都是通常的套路。 接下来看到导言,先后看到名列五位著者的其中两位大名人的文字,各自又有一个标题。如此导言也是少见,要么干脆标明导言一、导言二也好。这时猜想:刚才那个编写组大概相当于文字编辑,真正提供文字稿的可能是五位大名人? 不过,猜错了。接下来开始了第一篇,包括第一、二、三章,这三章末尾都是一个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署名,这个咨询公司在前面的编委会里面出现过,是以“联合出品方”的名义出现的。通常出品方就是出版社,出品人就是出版社的社长(也有的是出版社总编辑),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出品人在书里操刀写作的。 而且章节体例也有些“特色”:章下面的标题没有序号,然后下一级标题才是“一、二、三……”,再下一级标题是“1、2、3……”。前面的两篇导言也是类似的体例,徒增阅读障碍。 接下来第二篇和第三篇加起来一共有七章,这七章后面都是个人署名,七位作者有三位出现在前面的五位著者名单中,另有三位出现在前面的编写组名单中,还有一位是在前面的编委会中列名“专家顾问”的。也就是说:编写组中的十一位成员,既有列名为某一章作者的,也有在书中完全未出现的。 这些体例上的不常见现象只是表象,如果书的内容值得一看,那倒也无妨。但书的内容让行内专业人士看了嫌浅,非专业人士看了又摸不着头脑。 所以,如果一本书你拿起来觉得看不明白,很可能错不在你。这样的书看它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