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新兵 刘武 马克思主义是斗争的理论,依靠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斗争的党。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科学总结,是无产阶级追求自身解放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论断,强调“这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为之付出全部智慧和力量。”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7·26”重要讲话,第一次形成了以“伟大斗争”领衔,包括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的“四个伟大”。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接续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的要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实践中精神品质的凝聚与升华,是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所实证的精神品质,是中国精神之源。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力量,这是因为伟大建党精神内含着“伟大斗争”的重要特质,蕴含着“为什么而斗争”的革命初心,蕴含着“以什么为依靠”赢得斗争胜利的问题答案,蕴含着“以什么为武器”以推动“伟大斗争”的问题答案。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以什么为武器”推动“伟大斗争”问题的答案 马克思主义是斗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人类解放的千秋伟业,从诞生开始就是指导各国工人解放运动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使得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中国共产党在创党活动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了《共产党宣言》的斗争精神内核,这充分体现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深刻表述中,这里的真理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和学说,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始终是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而斗争”问题的答案 伟大建党精神内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而斗争”的问题的答案,这充分体现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深刻内涵中,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结果,因此伟大建党精神还内含“为人类谋大同”的内在逻辑。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遇的危机日益严重。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国家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不仅使中国丢掉了大片国土,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战争赔款、侵犯主权、商品和资本输入等形式,让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践从哪里开始,精神从哪里启航,伟大建党精神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产生,此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其精神内涵不断得以深化、其包括斗争精神在内的精神特质不断被历史所实证。 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斗争中“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必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斗争中继续发挥着强大精神力量。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管时代如何改变,都不能改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牢牢地把握了这一根本,就把握住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管人类如何发展,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一条任何历史风浪都颠扑不破的真理。 经历了百年风雨的中国共产党为何历久弥新?经历了百年岁月的中国共产党为何青春常驻?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传承着斗争的基因,明白“为什么而斗争”的使命和责任,这集中体现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中。 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的精神特质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首先提出“伟大的斗争”的是毛泽东同志。在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面对未来的前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了要着手准备“伟大的斗争”,既体现了对建设美好社会的憧憬,也体现了居安思危理念下对未来风险考验的科学预判。居安思危、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思维品质,这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政治智慧分不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取得成就时保持头脑清醒的理智,体现了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面前的科学底线思维。 “伟大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特质和主要内容,这充分体现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深刻内涵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实践中。建党前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们深刻觉悟到建立一个革命的政党必须具有牺牲的精神,在考证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奋斗历史后,李大钊在1921年3月21日写道:“自由的花,是经过革命的血染才能发生的。”1921年7月1日,陈独秀在《英法共产党——中国的改造》一信中表示:“不但革命事业非以生命来换不可,在这种邪恶的社会里,要想处处事事拿出良心来说实话办实事,也都非有以生命来换的精神不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深刻了解创立政党改造社会需要付出的代价,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他们能够承受斗争所带来的牺牲,因此也就决定了他们已然具备了随时准备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品质。 斗争无处不在。把中国共产党的斗争赋予“伟大”特色,这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分不开,中国共产党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党,同时也是致力于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理所当然具有鲜明的“伟大”特色。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和平”“全球发展”“国际秩序”离不开稳定的和平环境,“和”是实践的最理想状态,和平、和睦、和谐不是天然的,是需要艰苦斗争才能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这就离不开斗争和团结。毛泽东同志分析指出,“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后来他还说,我们“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要维护和平、和睦、和谐的理想状态,必须具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气概。 早期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斗争品质。中国共产党“伟大斗争”的历史,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对于可能遇到的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更加需要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伟大斗争”中“力量来源”的答案 伟大建党精神内含着“伟大斗争”中“力量来源”的答案,这充分体现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深刻内涵中。“伟大斗争”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一致性,都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深沉的人民情感和高度的理论自信,统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伟大斗争”必须具备强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人民,只有扎根人民,才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派了许多干部到各地开展工作,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搞好工作就必须处理好和群众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和群众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种子论”,他形象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毛泽东同志的“种子论”,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关系。共产党人秉承着“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的朴素理念,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斗争”中,解决了政权哪里来、国家怎么建、自身怎么硬这三个事关生死存亡的问题,形成了完备的群众路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回答了“伟大斗争”中“力量来源”问题,为“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了强大的依靠力量。 在创党伟业中,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倪新兵,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刘武,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中共嘉兴市委党校、副教授
-
即时新闻
在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伟大斗争力量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6月30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倪新兵、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