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蟋蟀声声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9月25日        版次:A08    栏目:大学时光    作者:张鑫

  □张鑫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当凉爽的秋风拂过乡村宁静的夜晚,蟋蟀们便开始了自己的欢唱。

  记得有一年暑假的夜晚,我在老家院中纳凉,给朋友发微信语音时,朋友马上问我是不是在村里。我心里纳闷:他怎么知道我在老家?朋友说,你这背景音乐可真是挺“田园”的——原来是这些擅鸣的精灵暴露了我的位置。

  小时候,我家种的地还比较多。每到中秋节前后,田里的玉米膨胀着金黄色的果实昂立于枝条,骄傲地向世界宣告自己已经成熟。勤劳的乡亲们便把玉米秸秆砍倒,坐在地上掰玉米,便见无数只黑黝黝的蟋蟀在玉米秸秆间蹦来蹦去。它们汲取了春夏秋三季的营养,正长得肥肥大大的,滚圆的脑袋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泽。它们粗壮的后腿非常有力,两腿一蹬就能将自己肥胖的身体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它们在秸秆间卖力地鸣唱,似乎要为伙伴们献上一曲热烈的离歌。

  一个凉爽的秋夜,我正伏在屋内画案上画画,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蟋蟀的叫声。很明显,叫声来自屋内而不是院中。我放下手中的毛笔,循声去寻这只“不速之客”。地板上没有,床底下也没有,我蹲在地上,仔细聆听,判断着声音的方位,是从书柜附近发出的。果然,当我小心翼翼地搬开书柜旁那盆茉莉花时,就看到这只蟋蟀正栖息于花盆底下。《诗经》中有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白居易《夜坐》中也写道:“斜月入前楹,迢迢夜坐情。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历经千年,蟋蟀喜欢入屋做客的习惯似乎从未曾改变。

  突然发现,蟋蟀原来是如此古老的昆虫,在《诗经》之前很久远的年代就已经存在了,至少有1.4亿年的历史。其因能鸣善斗,自古还常为人饲养。据史书记载,中国家庭饲养蟋蟀始于唐代,当时无论朝中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人们闲暇之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千余年延续下来,斗蟋蟀逐渐发展成一门内涵深厚的休闲文化。蟋蟀的产地、相法、虫谱、器具、养斗也都非常讲究。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捉蟋蟀、玩斗虫是孩童时期最为兴趣盎然的经历。《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促织》,就以蟋蟀为主人公,讲述了一个怪诞离奇、引人入胜的神奇故事。

  我想起在中国传统花鸟画中,蟋蟀也是比较常见的题材。比如潘天寿大师就常画蟋蟀。他画蟋蟀多取侧势,重用笔,尤其夸张双眼、两须及尾肢,用笔虽简练,却生动传神。在他笔下,单只蛐蛐循声觅偶,双只对峙欲搏,群居齐鸣联欢,各有情趣。记得他有一幅菊花蟋蟀小品,画中菊花花瓣以曙红先勾后染,叶子以花青写出,左下角添一只墨色勾出的蟋蟀,秋花秋虫,有声有色,趣味悠然。

  转眼间,酷热难耐的夏天终于走到了尽头。暮色中,我又来到自家这个蔬果繁茂的小院,一边聆听着蟋蟀们交响乐般的鸣唱,一边在脑海中回味着自己喜爱的丹青能手们描绘蟋蟀的画卷。想起潘天寿曾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间,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蟋蟀虽是不起眼的“小题材”,却总能将宁静的夜晚装点得更具诗意。

  

  征 稿

  

  “校园达人”版“大学时光”栏目现面向高校学生征稿,稿件要求作者为高校在校学生,内容、体裁不限,每篇不超过2000字。来稿请投邮箱:ycwbqc@sina.com,邮件请注明“校园达人”投稿字样,内文中务必留下作者真实姓名、所在学校名称及院系和年级等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