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维谢赫拉德的寓言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3月28日        版次:A10    栏目:    作者:肖复兴

  □肖复兴

  

  在捷克音乐家斯美塔那驰名天下的交响组诗《我的祖国》里,第一首便是“维谢赫拉德”。那年去布拉格,专程去了一趟维谢赫拉德。如今,那里是有名的名人公墓,还是一座美丽的公园,位于伏尔塔瓦河西岸。站在那里,布拉格一览无余,气势不同凡响。

  但是,那里还有另外一处景观。

  走出墓地,门前有一丛小树林,林边有三根圆柱形长短不一的石柱,交叉斜倚在一起,很随便的样子,仿佛走累的游人靠背搭肩在歇息。不注意,很容易无视地走开。幸好翻译鲁碧霞小姐拉住了我们,告诉我们如果维谢赫拉德是布拉格重要的一景,它们就是维谢赫拉德重要的一景,并要我们猜这是什么东西?

  我们谁也没猜出来。她告诉我们,这是三根蜡烛。

  传说为考验一个从罗马跑到这里来的牧师,魔鬼特意在这里点燃了三根蜡烛,如同逢庙就烧香磕头一样,牧师对着蜡烛虔诚地念起了弥撒。魔鬼打断牧师的经文,对他说:蜡烛灭之前,你如果能跑回罗马,你可以得到钱,也可以得到灵魂,你到底要什么?牧师答得痛快也实在:我要钱。魔鬼一听大怒,立刻把蜡烛吹灭,插进土里,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三根东倒西歪的石柱。

  其实,钱并不是什么罪恶,生活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存,离开钱都玩不转。从某种程度来看,钱是财富的替代象征,是能力的物化标准。令魔鬼无法忍受的是,在钱和灵魂面前,牧师竟然毫不犹豫抛弃灵魂而选择了钱。如此赤裸裸,灵魂都不要了,这不是让信仰向金钱举起白旗吗?

  多少年过去了,魔鬼的担忧,得到多少的改观?

  魔鬼的愤怒,情有可原。人们靠金钱赢得并创造幸福的同时,世界靠物质积累而得到进步的同时,容易忘记:在貌似金碧辉煌的金钱之上,还有马克思所说的至今并没有过时的人类的良心和名誉。魔鬼所要求的比金钱更重要的灵魂,依然是今天我们做人起码的标准和底线。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现在却被很多人轻而易举地抛却,或鄙夷。

  看来,维谢赫拉德的魔鬼已经彻底地看透了,才如此怒不可遏地将这三根蜡烛化为三根石柱,成为今天的醒世恒言。

  当然,这只是历代延续下来的一个传说而已。这三根圆柱是根据阳光在它们身上折射的光线不同来计算时间的,很像中国古代的日晷。将它们立在维谢赫拉德墓地门前的死人与活人之间,立在逝去的光阴与现在的时光之间,是一个别有深意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