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 对于读书人来说,应邀在著名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致辞,是很高的荣誉。到目前为止,我只有三次这样难得的机会。第一次,作为教师代表,2010年7月8日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致辞;第二次,作为校友代表,2013年6月24日在中山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致辞。第三次,也就是今天,2024年6月28日,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致辞。这回以什么名目呢?校方没解释,我自己猜想,应该是学界兼老乡的代表吧。 我是潮汕人,很早就渴望家乡有自己的大学。记得汕头大学初创时,曾到中山大学广而告之,希望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七七级大学生回家乡服务。初闻喜讯,我等潮汕同学均欢欣鼓舞。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我虽多次到汕大讲学或开会,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贡献,实在惭愧。 汕大立足南粤,面向世界,眼界远远超越潮汕地区;可作为潮人,我还是对这所“自己的大学”倍感亲切。眼看汕大越办越好,平日里只是暗暗欢喜,这回有机会在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致辞,可以把多年埋藏在心底的祝贺与祝福大声说出来,感觉很幸福。 多次出席此类典礼,深知主礼嘉宾那十分钟致辞,须别出心裁才行。太雅或太俗、太虚或太实、太长或太短,都不合适。可要做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难矣哉。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机智、俏皮、优美或典雅的毕业典礼致辞,因网络及视频的迅速传播,很快就不能再用了。 如何让典礼的真正主角,坐在台下的应届毕业生感觉新鲜,略有收获,而又不影响其喜庆心情,说实话,不容易。辗转反侧多日,我终于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送即将走出校门的同学们一个字,“磨”——磨合、磨蚀、磨砺的“磨”。 以我的经验,所有优秀毕业生——不管本科、硕士还是博士,走出大学校门进入社会后的最大困惑,就是如何磨合。因思想观念、文化价值、工作方式乃至生活习惯的差异,进入新天地后,必定有一个交流、碰撞、包容、认同的过程。跨不过这个门槛,永远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人家不认可你,你自己心里也很难受。可是若过早融入,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一切都很自然,那也不是好事情。毕竟大学不同于社会,象牙塔里讨生活,远离十丈红尘,较多地保留了理想性。比较好的“磨合”过程是,不急不缓,三五年自然过渡,最终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不久前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演讲,被要求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学子说几句,于是有了下面这段话:“任何人进入社会都必须进行调整,大学只是提供一些理念性的知识,一旦进入社会,你需要重新构建、重新学习、重新出发。进入社会既是一种磨蚀,也是一种磨练。磨蚀是指你的意志会被各种现实利益所折损,在磨练中你会‘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才能够真正成长起来。” 这里用了两个词,“磨蚀”与“磨练”,虽说同属成长的必由之路,其实内涵很不一样。所谓“磨蚀”,原本是指风力、流水、波浪和冰川等所携碎屑物对基岩进行的机械磨损。我借用来谈社会风气及生活习俗对刚走出校园的你我的性情及气质的重新塑造。既然是磨损与销蚀,当然是负面的评价。深圳报道引述我的话:“很多人在读书期间会比较理想主义,会有很多对未来的想象,对自己的想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进入社会以后被逐渐同化,越来越忘记当初的初心,陈平原寄语毕业学生,‘不要忘了你曾在校园里面做过的梦’。” 至于磨练与磨砺,意思差不多,都是指在艰难环境中经受锻炼。我喜欢显得古雅的后者,在磨刀石上不断来回磨擦,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呀,不仅古诗文中多有印记,且预兆着日后可能宝剑出鞘,成就一番事业。若如是,此前的所有挫折,就都成了“必要的丧失”。 谈论“磨”的三层意思,还得考虑“磨”与“不磨”之间的巨大张力。因为,人生总得有些坚硬的内核,经得起外部环境的“磨蚀”与“磨砺”。这让我想起与汕头大学渊源颇深的著名学者饶宗颐(1917-2018)。这位潮州乡贤上世纪50年代曾写了一首五律,日后摘出其中一联,不断题写与引用,那就是“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答记者问时,饶先生称“这里的‘万古不磨’,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不朽’”。可我更愿意将“不磨意”与“自在心”对读,那是一种从容、执着、优雅的生活态度,自有定力与智慧,不因流俗冲击而扭曲变形。毫无疑问,这是很高的精神境界。 由必不可少的“磨合”、九曲十八弯的“磨蚀”、艰难前行的“磨砺”,再到那个昂首向天、特立独行的“自在”与“不磨”,那是一场艰难的跋涉,也是精神蜕变的过程。 道路当然曲折,但愿前途真的光明,祝福大家!
-
即时新闻
“磨”与“不磨”的张力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7月25日
版次:A10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