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 下功夫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11月28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覃方铭;庄伟光

  □覃方铭 庄伟光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其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人民之需、发展之要、时代之需。今年5月,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我国旅游业取得的突出成就,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9月25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研究部署广东旅游工作,推动我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旅游强省建设和广东现代化建设。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旅游业,下功夫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影响力的旅游强省的重要引擎,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渐由“促增量”向“提质量”转变,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的重大判断。

  新质生产力是“新”和“质”的集中体现。“新”,是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是依托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生产力。“质”,是强调在坚持创新驱动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创新动能。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首先,人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形成一支与现代科技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具有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其次,生产工具作为重要的劳动资料,只有将科学技术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因此,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此外,劳动对象作为生产活动的基础,随着科技创新广度、深度、精度、速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创造新的物质资料,极大地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种类和形态。因此,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最后,只有系统整合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方式等生产力核心要素,以及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力基本要素,实现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因此,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保障。

  

  新质生产力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新质生产力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旅游数字生产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是当前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技术体现。通过引入先进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旅游设备,旅游业得以精准、高效地迎合多样化的市场消费需求。而大量新技术的涌入,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由信息化、数字化向智慧化、数智化转型,加速数字文旅新业态培育,为加快推动文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内在动力。第二,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强化旅游产业链协调发展。数字技术在旅游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应用,本质是数据要素在旅游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的配置与赋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产业链关系和形态。新质生产力对旅游产业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传统旅游业边界的改变、原有产业链的解体、新型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还体现在传统旅游业边界模糊化以及与其他相关产业的交叉、渗透、融合,进而经过模块整合、产品创新、功能升级等路径不断拓展旅游融合产业链体系,使各主体间形成多元链接关系,并通过创新和重塑主体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精细化旅游消费需求。第三,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创新旅游产品和体验。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利用其掌控的信息资源,可以纵向整合旅游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业务,改变旅游信息收集、传播的方式,把信息要素从传统旅游经济体系中解构出来,形成各种创新组合,打破原有产业边界,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不仅可以打造更加个性化、沉浸式的旅游体验,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游客制定个性化旅游行程,提供在线预订、电子导览、智能客服等服务,有效提升服务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及时性。

  

  以新质生产力擘画广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我省要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影响力的旅游强省,关键是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做实旅游强省丰富内涵,开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把握科技创新主动权,推动广东旅游业数字技术革新。充分发挥广东作为科技大省和创新强省优势,着力推进数字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普及,引领旅游业数字科技创新,推动旅游业创新升级。一是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文旅领域创新应用与示范,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二是深化智慧旅游产业数字化和消费场景化战略导向,鼓励全省各地扶持旅游创新创业,引导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发展,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三是鼓励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开展产学研合作,重点推动游戏游艺、游艇、旅居车等旅游设备研发与制造,研发面向海岛旅游、低空旅游、山地旅游的专用装备,带动行业对高新技术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

  建强人才驱动主阵地,促进广东旅游业高端人才集聚。依托广东丰富高校资源优势,打通政府、企业、高校等市场主体间的合作渠道,完善文旅产业现代化数字人才培养体系。一是积极推进政府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学科共建,重点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文旅领域专门学校和骨干专业。二是建立大湾区创新型领军文旅专家人才库,并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和渠道,为专家人才创造施展平台,开展创新工作,培养文旅行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三是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合建设文旅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基地等,推进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和广东省文旅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培养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的文旅跨界科技人才。

  畅通产业融合主动脉,激发广东旅游业内外协同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文旅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多元文化交流创新示范区、广州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实现文旅产业全维度融合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不断创新“旅游+”和“+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文旅产业内涵,延伸文旅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助推文旅产业生产模式变革和新业态培育,从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多方位构筑广东现代文旅产业体系。三是以数字技术创新文旅资源的表现形态,拓展数字文博、数字演艺、网络直播等文化旅游新空间,加强线上与线下联动,调动平台、网络达人、政府、企业和普通用户等多元主体力量,共同打造文旅融合内容新生态。

  聚焦绿色发展主旋律,推进广东旅游业特色品牌构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发展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围绕海洋、山地、乡村等优质旅游资源,开拓广东旅游业发展新局面。一是以“南海I号”、南澳岛、千里观海长廊等海洋文化遗产、海岛资源、滨海廊道等为依托,建设滨海旅游休闲带,打造面向国际的海洋文旅品牌。二是以南昆山、鼎湖山、丹霞山、云雾山等山地资源为依托,打造以温泉度假、森林生态、山地运动、中医药康养等为代表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三是以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为依托,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建设,打造独具广东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作者分别系广州航海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博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注: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专项(GD23WTD03-2)和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JM2024C1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