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11月28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梁健惠

  □梁健惠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是关键,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目标。艺术教育天然地具有审美、育德、启智、创新等教育功能,理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有所作为且大有作为。

  

  艺术教育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的新定位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的使命除了传统单一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还应同时向服务于全社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高度和广度拓展。

  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应是一种美育。人类在最自然本性地表达思想情感时便产生了艺术,艺术既是来自人类灵魂的一种呐喊,也是对人类灵魂的一种震撼。艺术追求和谐之美,艺术美能愉悦身心、调节情绪、净化心灵。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完善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艺术教育在传达艺术美的同时,应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助其健康身心、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全面发展。

  新时代的艺术教育是一种自由的教育。艺术创作是基于创作者自身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通常讲究选题、内容与表现手法方面的独立与自由,自由是艺术创作的灵魂。艺术欣赏是人们对艺术作品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主观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欣赏者在其中更是享有绝对的自由。艺术教育以艺术课程为载体,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从中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一过程需允许学生跟随自身的体会,不受约束地对艺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评价、想象和再创作,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放飞自我。

  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应是一种启智创新的教育。富于创造力与创新力是新质生产力对人才提出的根本要求,而创造力源于人的想象。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进着进步……我在科学上的发现往往是从音乐的启发得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他在科学领域的成就与其早年所接受的良好艺术教育以及后来妻子给予的艺术熏陶有密切关系。良好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感知能力的培养、记忆能力的发展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是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和智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新时代的艺术人才应同时具备艺术、文化和科学素养,一专多能。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带来的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便利,给传统的艺术和艺术市场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一方面,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介不断催生新的创作形式,拓展出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领域;另一方面,艺术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边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公共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的构建、城市文化品质与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均离不开艺术这一手段,艺术专业日益表现出与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的迫切要求,日渐形成复杂的跨学科特质。新时代的艺术人才应既熟练掌握艺术专业技能,更具有语言文字应用和理论思辨能力;既有独立创作创新能力,更有表达沟通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既有学习能力,更有主动获取新知识、收集与处理新信息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通专相容:新时代专业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我国传统的艺术教育大都基于“培养专业人才”的思维而展开,普遍存在单一学科的倾向,重视技法训练,轻视艺术专业以外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被束缚于狭窄的专业划分和自我定位中,从而导致知识结构偏窄,专业以外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偏弱。

  通识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即以培育全方位发展的人作为目标,在培育方式上重视人的个性化发展,在人才培育模式上强调对以往单一的“标准化”的变革与丰富。通识教育强调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对人类文明的广泛涉猎中培养出善于思虑、敢于怀疑、勇于突破的智慧。从性质上来讲,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非专业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非专业性知识技能,其最大特征就是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各科相融,给予学生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营造富足且多元的文化背景,注重培养学生对异质文化的全面分析、综合思考、理性批判与汲取,注重培养学生与社会、他人之间和谐共生的意识与能力,提升学生更深层次思考和研究问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艺术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通专相容”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能有效弥补传统专业艺术教育的不足,有助于艺术人才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培育与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夯实综合素质基底。

  “通专相容”策略下的通识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应由“迎合职业发展需求”向“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转换。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一度被功利化和简单化,仅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围绕学生的就业需求来设置课程。“通专相容”策略下的通识教育应聚焦培养人的精神世界,推动人的全方位发展这一层面。通过历史反思人生和社会;通过哲学懂得深刻思考;通过自然科学培养求真精神,通过伦理学懂得庄重,通过文学获得丰富情感和想象力……通识教育要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深及灵魂的教育。

  “通专相容”策略下的通识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由“常识普及”向“科学思维养成”转换。我国艺术院校通识教育大多是以艺术学科为中心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常识普及,尤其是艺术与其他学科相交叉的知识的获取,如:艺术史、艺术心理学、艺术营销等,所开设的课程较为宽泛,并且大多停留在表层知识的学习,未深入内里,缺乏对通识教育精神实质的思考与探索。使得学生难以获得深层次的智慧启迪。“通专相容”策略下的通识教育需兼顾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兼顾学生全面知识体系的建构与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

  “通专相容”策略下的通识教育应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一是实行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教育模式,针对艺术专业的特点及需要,调整自然学科、人文社科、艺术理论等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多学科交叉学习,以提升知识及技能等方面的多样性与整合性;二是适应新时代因其开放性与融合性而对人才的知识结构、眼界胸怀与格局的新要求和高标准,通识教育课程需糅合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特质各异、风采纷呈的人类灿烂文明,引领学生知晓人类、了解社会、胸怀全球。

  

  以艺融通:新时代公共艺术教育现代人才培养策略

  

  新质生产力需要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艺术教育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审美培养、情感体验、思维创新等方面的提升,日益呈现出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现代育人价值。艺术教育应突破专业教育,以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式融入通识教育,共同发挥强大的创新性人才培养功能。“以艺融通”策略下,公共艺术教育应较专业艺术教育有所不同。

  教育观念上,将“艺术专才教育观”更新为“人人艺术教育观”,将“技术本位教育观”更新为“全人教育观”。在现代社会,艺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已大大突破其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定位。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因其有助于认知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成为启智润心的重要手段;对学校而言,艺术教育因其独有的愉悦性与松弛感而使学校教育张弛有度,也因其侧重于感性认知能力培养而对强调理性逻辑能力开发的智识教育形成一种平衡,从而成为学科间的黏合剂;对社会而言,艺术教育因艺术天然的“人类共同语言”属性,有助于形成共同的社会话语、社会文化、社会精神和价值认知,从而增强社会的内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更应是一种公民素质教育,应摆脱艺术功利主义,由技艺之学回归人文之学,重视以艺术的精神和灵魂作引领,用艺术净化和陶冶心灵,帮助学生实现认知与个性、能力与人格的和谐发展。

  课程设置上,体现作为通识教育应有的“非专业性”“非实用性”与“通识性”。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到教育对象在专业和个体等方面的特征、发展差异以及适应性,呈现多元、多样和多层次的特点,要让非艺术专业的学生都能听得懂、学得会、悟得明,从而实现以美育美、以美育德、以美启智。

  课程实施上,要体现作为通识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识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完全、完整的高素质人才,重在“育”而非“教”,是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在此理念下的公共艺术教育,传授艺术方面的知识与内容只是手段,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提升,在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获得智慧启迪与创新力提升才是最终目的。

  课程评价上,公共艺术教育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评价原则。公共艺术教育应立足于对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深远的影响,而非立竿见影的外部表现,要避免只追求直接和直观效果的实用主义观念、思想和习惯。其教育评价标准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全面评估课程学习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特长等多元多维成长的帮助程度。

  (作者系广州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艺术干预研究”(2023ZDX402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