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百年侨乡情 阔步新时代

江门中行根植侨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来源:羊城区域     2019年10月31日        版次:ZXA18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江门中心支行

  百年峥嵘,砥砺前行。作为江门地区唯一一家经营超百年的银行,江门中行一直以来根植侨乡,与侨乡水乳交融,患难与共,荣辱相依;作为江门银行业的长子,江门中行始终心系民生,一路开拓创新,与民众心心相印、相知相交。

  ◆ 初创始 ◆

  侨乡史上首家银行

  江门是著名的侨乡,1904年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为广东八大关之一,口岸工商业繁荣,因此迫切需要设立官办银行。1914年11月,江门中行(时称“江门分号”)应运而生,是中行广东省分行在省内设立的第三家分号(另两家是汕头分号、琼州分号),也是江门五邑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家银行,最初的办公地点位于江门最为繁华热闹的墟顶街。江门中行开立以后,除了办理银信业务外,还发行特别券和大洋券(兑换券)、小洋券(银毫券)。它的诞生,拉开了江门银行业发展的历史帷幕。

  ◆ 历时艰 ◆

  竭诚服务五邑侨胞

  民国初期的旧中国,政治极其动荡。1925年1月,中行江门办事处成立,归属香港分行管辖,主办侨汇、外汇、外币买卖业务,兼营国内存款、放款、汇款业务。上世纪三十年代,江门中行先后在五邑地区的台城、新昌、赤坎开设分支机构,负责侨汇的送达。战乱年代,江门中行与侨乡人民共克时艰。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原有的侨汇寄送渠道受阻,中国银行的电汇侨汇成为海外侨胞寄款的唯一方法。

  ◆ 迎解放 ◆

  顺应金融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门中行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整顿金融市场、驱逐外币,确立人民币信誉,实施金融管理,打击地下钱庄及非法买卖外币、金银和汇套走私行为,开展货币管理,推行划拨结算,聚集资金支援经济发展。1954年7月,根据金融体制改革方针,江门中行机构撤销,并入中国人民银行江门支行,合并后设外汇股办理进口结汇和侨汇解付业务,兼办出口业务贸易、保险业务。1958年至1977年的二十年间,江门经济发展放缓,银行业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在困境中,江门中行外汇股的业务从来没有中断一天。江门中行和江门经济共进退,在逆境中逐步发展。

  ◆ 迎开放 ◆

  全力推进转型发展

  1978年是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国家金融业开始向现代化迈进。1979年7月,伴随经济体制改革新进程,江门中行从人行分设出来,恢复中国银行江门支行。复业后的江门中行专营外汇业务,在江门地区率先开办国际信用卡结算业务、率先发行信用卡、率先安装使用自动提款机、率先实现通存通兑业务……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江门中行顺利向商业银行过渡,并以储蓄存款业务作为启动点,拉动整体业务高速发展。2004年,中国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江门中行经营管理从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安全型转变。近年来,江门中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2015年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促创新 ◆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立足当前经济环境与时代背景,江门中行积极融入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担当社会责任。该行积极参与江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江门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构建;全方位对接江门市重大产业平台及千亿级产业集群,参与江门市城建民生工程建设;深化与澳门中行、中银香港联动合作,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通平台,支持江门地区企业跨境合作发展;积极支持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事业发展;大力推进普惠金融业务,全力支持江门民营企业发展。同时,该行陆续推出全新手机银行、智能柜台、中银智汇、中银E贷、签证通、退役军人卡等创新个人服务产品,为江门市民提供专业、贴心的金融服务。

  百年的栉风沐雨,百年的上下求索。江门中行在江门金融史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中行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江门中行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支持侨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侨乡人民为己任,继续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量,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金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