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犀带黄金换便民之桥 “宋代的惠州造桥技术就已相当精湛。”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惠州文史学者何志成表示,据《岭南科学技术史》记载,宋代广东建造的桥梁,一是用岩石砌成的石桥,二是以木为墩支撑的木桥,三是用舟船贯联的浮桥。在惠州,北宋时期由苏轼帮助一道一僧兴建的两桥一堤——东新浮桥、西新木桥与苏堤——“构思之新颖,用料之讲究,技术之成熟,堪称广东桥梁史上的代表作”。 苏轼寓惠不久,就发现惠州城四面环水,出入不便,现存的桥梁质量参差不齐,不能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要。苏轼走访民间,发现不少民众都有造新桥的诉求,有人力,也有物力,就差一位带头人。于是,他毅然提出修筑“两桥一堤”,得到当地官员的肯定与支持。 何志成介绍,工程进行到一半时资金不够,苏轼毅然捐出了自己那条皇帝御赐的犀带,还向弟弟苏辙去信求助。苏辙和夫人闻讯,对兄长的义举激赏不已,也捐出了从前朝廷赏赐的黄金。见父母官如此慷慨,惠州民众也慷慨解囊,凑齐了工程款。 西新木桥曾使用百年 位于苏堤之上、号称西湖六大名桥之首的西新桥由栖禅院的希固和尚主修。此前,曾有一座长木桥横跨西湖东西两岸,但由于用料不精,技术较差,以致“屡作屡坏”。在苏轼的帮助下,和尚用土石“筑进两岸”,再用罗浮山出产的“坚若铁石”的白盐木为桥柱墩,桥上筑飞楼九间,气势雄伟。 这座桥足足使用了一百年,至南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惠州太守林复才将西新木桥改为石桥。后来西新桥又经历多次重修,现桥是1983年修筑后的面貌。 “西新桥不但解决了湖上东西两岸交通,还成为西湖的一个游览胜地。”何志成说。 东新浮桥屹立了九百年 惠州府城和县城,被西枝江相隔。江上曾筑有木桥,后废坏,行人以小舟渡江。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罗浮道士邓守安在苏轼帮助下始建东新浮桥,这是宋代粤东江河上最早建起的浮桥。 此后,两岸交通就靠这一座浮桥,历代修葺不废,这一用就是九百多年。然而,这浮桥渐渐不能满足激增的惠州民众的需要。一旦洪水暴涨,浮桥就会被冲断,两岸交通受阻,形成“一水隔天涯”。 上世纪30年代,惠州本地商会和民间团体成立了“东新桥筹建委员会”,向当地人士、商店和海外侨胞募捐建桥。该桥直到1938年初才完工。但不到半年,该桥就落入日军手中,不久被炸毁。 1939年,惠州工商界捐资在残桥上用竹木料搭成木桥;1941年5月,木桥再次被日军烧毁;当年惠州民众再次捐资重建。1942年1月,日军撤退时,又焚毁了东新桥木驳段。 抗战结束后,惠州人民在残桥基础上搭成人行桥维持交通。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全新的东新桥通车。 文/羊城晚报记者 吴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