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湖书院位于惠州西湖丰湖岛内,“三面皆水,蟠踞一山”。岛上湖光潋滟,古树苍天,书院建筑古朴典雅,园内小景、亭台楼阁一应俱全,环境清幽,偶有鸟语蝉鸣,游客在其中也悠然自得。 丰湖书院始创于南宋,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宋淳祐四年(1244年),在今桥西银冈岭就创建有讲学的“聚贤堂”,十年后被改为“丰湖书院”,后废于明洪武年间。入清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惠州知府王瑛在黄塘重建丰湖书院,但不久又被废。直至一百多年后,嘉庆年间伊秉绶任惠州知府,应惠州十属士绅之请,大规模修建丰湖书院,聘名士宋湘为第一任山长。伊秉绶进士及第,廉史善政,宋湘则为岭南才子,能诗善书,两人联手再度让丰湖书院焕发生机。现惠州学院校内残存的丰湖书院遗迹都是伊秉绶时代的,现存的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是为宋湘所题。 清代重建后的丰湖书院所聘山长均为当时名士,大部分出身进士。自复建后至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近百年时间,“从者云集,人竞向学”,是丰湖书院的鼎盛时期,期间培养了大量人才。时人将丰湖书院与广州广海学堂、肇庆星岩书院、顺德容山书院并称为广东四大书院。 光绪十二年(1886年),梁鼎芬任丰湖书院山长时,创建了丰湖书院“书藏”,开惠州书院、学校藏书先河。他不仅自捐大量书籍,还动员士绅名宦捐书,共募集图书典籍5.6万册,并“亲手题签,自装部目”,编《丰湖藏书目》八卷。在院西侧“筑楼三楹,作藏书之用”,名为“书藏”。此举有力地推动了书院的学术研究和社会上的读书风气,时江逢辰有诗云:“丰湖先生作书藏,小户贫家知买书;但得五车搜旧蠹,不辞三月食无鱼。”然而民国时期战火纷飞,书藏图书大部分移置城内,1931年,另行建立丰湖图书馆,即今惠州市图书馆前身。 1946年春,今惠州学院前身省立粤秀中学从连县迁驻丰湖书院,不久改名为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复建丰湖书院各建筑物。 丰湖书院历经近千年的变迁,到今天经过重新规划建设已焕然一新,现丰湖书院基本按历史恢复了仿古建筑并成为丰湖书院景点。恢复重建有丰湖书院门楼、尚志轩、乐群堂、藏书楼、文昌阁和蓬庐、澄观楼、夕照亭、浴风阁等历史建筑和其他人文景点。另外,还增建了博学笃志、格物明德、丰湖书院等牌楼。沿中轴线建有小桥、山门、殿堂、书楼、东西两庑,院外还建有亭、台、楼、阁、榭、奇石飞瀑等小景,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正成为一处集文化、园林、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人文生态景观。宋湘所撰门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正是对这一人文自然景观的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