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海水稻 |
天蓝云淡,碧野平畴,数台旋耕机往来作业,头戴草帽的农民下田插秧,一派繁忙景象。近日,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小漠镇东滨隆地块,一片约200亩的土地陆续被种上新品种海水稻。这里是区属国企深汕土地管理公司与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研究所合作打造的“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深圳标准化示范基地”。这个拥有诸多创新点和亮点的基地,不仅有助于深汕合作区提高粮食产能,改善生态环境,也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土地集约利用 打造粮食产能新增长点 原来,这片海水稻田是政府收储土地,由于短期内无出让计划,处于闲置状态,杂草丛生。深汕土地管理公司作为深汕合作区的“城乡土地资源利用发展商”,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深挖潜力,在受委托管理的13.9平方公里储备土地上做文章,在短期内无出让计划且适宜耕种的储备土地上开展粮食种植,把储备土地的“存量”,灵活转化为粮食种植面积的“增量”。 据悉,这样适宜耕种的土地总面积约1200亩。除200亩海水稻外,其余土地将种植玉米与普通水稻,目前正在进行土地翻整。 在土地集约利用之余,也要提高耕作效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此,深汕土地管理公司一方面合理调配机械力量,耕种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另一方面,加快杂草还田,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验示范新品种,促进作物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提升。 因地制宜种植 实现经济生态“双效益” 那么,为什么选择种植海水稻新品种?这一新品种究竟有哪些优势?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盐碱稻(海水稻)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记磙教授介绍,盐碱地长出的海水稻,硒含量是普通水稻的7倍,属于碱性食物与高抗性淀粉米,且单产高达400公斤/亩,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总体而言,它具有比普通的水稻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发展前景广阔。 在杨教授看来,深汕合作区推广海水稻种植,有望成为盐碱滩涂地复垦复耕新示范。以海水稻种植为突破口,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可以有效解决区内多盐碱滩涂地问题,提高耕地利用率,同时大量咸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对于稳中求进落实深圳市年度粮食种植任务、缓解耕地红线压力、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深汕土地管理公司表示,本轮海水稻9月初播种完成,12月中旬可收成。届时便可见证深汕合作区第一株海水稻的收获,感受“盐碱地变稻田”的喜悦。海水稻的种植还有望逐步推广至区内相关片区,为都市乡村农业生产再创新路。 (蔡鹏飞 李芬 马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