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病友老姚

来源:羊城区域     2022年03月23日        版次:YD11    栏目:    作者:阿紫

  □阿紫

  

  四人间病房里,包括我父亲,一共只住着3位病人。这么松只有在春节期间才会出现,平日里不加床已经很好了。

  同室的两位病友,“3床”白发苍苍,白天昏睡,晚上睡醒了就骂人。他的病情似乎很重,对治疗失去了信心。“2床”则气色很好,看上去不过60岁出头。

  “我已经76岁了,3床比我还小两岁呢。”父亲刚住进去那天,“2床”过来搭讪。

  “我姓姚,家就在医院旁边的巷子里……”接着他滔滔不绝,介绍起了自己的情况。“2床”是个话痨,一小时下来,对于他家简史我已经大致了解。

  老姚曾是事业单位员工,从事野外勘测,那段经历是他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他曾跨过高山和大海,阅历丰富,不过这并非老姚想表达的主要内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通人月工资也就二三十块,我们每天光补贴就有一块钱。那时候,粮票、布票、肉票……什么都计划供应。我们每天好吃好喝,每月发的各种福利物资,家里都用不完……”忆往昔,老姚脸上泛着红光。

  然而老姚的儿子先天智障,妻子一个人带孩子很辛苦。他便主动要求调动,进了一家毛纺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厂子倒闭了。为了生计,老姚不得不重操旧业,干起了勘测老本行,不过身份从正式工变成了外聘临时工。

  “当年队里的老同事,如今退休金八千,我只有人家的一半。”老姚叹了口气,很后悔当初的选择。

  “别和他说那么多,这人说话不靠谱,你看他怎么可能有76岁……”老姚下楼去打饭时,父亲对我说,要我留个心眼儿。

  果然,说完自己的事,老姚开始打听我家情况。我三言两语对付过去了,老姚有些失望,可能觉得信息不对称。不过也没有因此不快,嘴巴依然很热闹。

  一天深夜,“3床”突然破口大骂,继而拔掉身上的各种管子,自己滚到了地上,嘴里嚷嚷着想求死。由于正值过年,夜间只有一名很年轻的值班护士,见这场面吓得大哭。

  “别害怕,我给你搭把手,把他抬上去!”老姚对护士说。然而“3床”身高接近一米八,老姚不过一米六几,两人合力也搬不动他。老姚看向我,父亲也看向我,一个眼神里是求助,一个是制止。

  片刻思想斗争之后,我去搭上把手,“3床”回到了床上。

  “想想后怕,我自己有心脏病,弄不好抬着抬着,命搭进去了。而且这老头脑子不太清楚,万一有什么事,讹上我们了……”躺回自己病床,老姚说。可他又讲,护士很不容易,小小年纪这么辛苦,大过年的不能回家,还担着那么大的风险。

  两天后,老姚出院了,他那纸质手环留在了病床上。手环上写着他的名字,后面标注确实是“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