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涤 |
何涤书法作品 |
1931年出生的惠州本土书法家何涤,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自幼热爱书法,在书坛耕耘80余年,近年获得了“广东省从艺70周年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如今,他的作品不仅被国内一些文物单位收藏,有的还流传到港澳台及海外。 记者与老人相见,在其家中,只见他满头银发、步履蹒跚,但精神矍铄。趁着兴致,何涤铺好宣纸,蘸好墨,经过一番思索后,提笔写下四个大字——“上善若水”,一气呵成、力透纸背。 何涤青少年时期跟随他的小学语文教师、校长何冠文以及他的中学文史老师王映楼学习。“和大部分学习书法的人一样,一开始我就临摹唐宋的楷书法帖,包括颜真卿、欧阳询、黄庭坚等大家,因此打下了较好的楷书基础。”何涤指着自己的书法作品说道。 据何涤介绍,他从事教育工作之后,仍业余自学,经常参加社会宣传的书写工作和书法展览活动。后由于身体原因退休,在老伴的支持下,他继续投身于书法,当时回忆过往而感慨万千,即兴撰联以自勉,联曰:“翰墨飘香祇为山河添锦绣;春风化雨但求桃李吐芬芳”,从此进入寄情翰墨的岁月。 “我先后加入了惠州市书协、惠州书画院、广东省书协等书艺团体,专心与书友切磋书法艺术,从唐宋法帖到魏晋碑帖,从楷书到行书、汉隶、秦篆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涉猎与研究。”他说,在此基础上,决定在有限的岁月里主攻楷书。 据何涤回忆,当时有人问他:“现在楷书不流行了,你为何还要写?”他回答道,首先,情性适合,自己做事认真细致负责,淡泊名利,追求真、善、美,这种性格与楷书的端严庄重具有同频共振之缘;其二,修身养性的需要,楷书法度最严,必须一丝不苟,这要求心平气和、排除一切杂念,符合我修身养性、益寿延年的需要;其三,社会需要,书法除了自我需要,还要顾及社会需要,要为社会服务就必须面向广大群众,而楷书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书体。同时,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品格一定要高尚,拥有高尚的品格才会有崇高的艺术追求和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书品即人品。 “后来我不断投石问路,将学到的东西通过书作表达出来,然后将作品拿去参加比赛。如果获奖了,那就说明我走这条路子走对了。”他向记者展示他的楷书作品时说,经过多年努力,最终得到了群众的喜爱和专家学者的认可,现在很多人都慕名前来求字。 同时,他退休后仍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并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前行。据何涤的学生黎汉忠介绍,每次拿作品前来请教,何老师都会非常负责地点评指导,同时会用丰富的人生经验教导学生向上向善。“何老作为一位老书法家,广受好评,为惠州书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他的很多学生都加入了市书协、省书协等。”黎汉忠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