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明年元旦施行

推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

来源:羊城区域     2023年12月29日        版次:ZXA11    栏目:    作者:陈卓栋、高峰

     江门将挖掘非遗的现代价值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高峰

  

  12月26日,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条例》制定背景、亮点及实施准备等有关情况。据悉,《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创专题为促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立法的地方性法规。

  

  推动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江门素有“中国侨都”“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美誉,祖籍江门五邑的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多达530万。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主任侯明飞表示,江门历来注重发挥华侨华人传播中华文化和沟通中外思想的独特优势,经长期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独具江门特色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范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建设江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出台《条例》是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江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的需要。

  侯明飞介绍,《条例》分五章共二十五条,包括总则、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服务保障及附则等,明确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港澳同胞在江门开展文化交流合作活动及其促进保障工作可参照《条例》执行。

  侯明飞指出,《条例》推动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要求建立华侨华人文化资源普查工作机制,对华侨华人文化资源的名称、种类、数目、保存情况以及管理人等信息进行登记、建档,实行分级分类保护。依法收藏和展示华侨华人音像、书信和侨批(银信)等文化资源,加强集中保护,并合理开发与利用。加强华侨华人文化资源历史研究,展现和发挥其历史价值,增进华侨华人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同时,《条例》强化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科学归纳并固化江门市多年侨务工作平台建设成果,要求继续打造文化展示、传承、发展等工作平台,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创新发展。加大侨刊乡讯、教育、体育、旅游、友城、社团联谊以及文化产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产业与华侨华人文化资源融合发展。

  此外,《条例》也促进服务保障,要求完善为侨公共服务,建设华侨华人公共服务中心,为华侨华人在本市工作、生活、旅游等提供便利。提供优质营商服务,建立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建设华侨华人投资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完善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探索涉侨调解与其他调解组织对接。提升线上涉侨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服务以及审判、诉讼、调解等事项线上线下融合通办。

  

  筹划第七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

  

  记者注意到,《条例》在推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了多项指导措施,如发挥侨资源优势打造侨务工作平台、拓展交流合作渠道等。

  江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吴少强表示,将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继续着力打造“一会”(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一苑”(侨梦苑)、“一说”(少年中国说)品牌,积极推进载体、服务、机制完善。

  他介绍,江门市正在筹划第七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通过向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展现江门的侨乡民俗文化,促进海内外江门青年文化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江门“侨梦苑”将不断深化文化发展平台作用,打造为侨服务文化地标江门五邑华侨华人服务中心,支持举办重大品牌节庆活动,发掘侨乡特色文化产品、鼓励侨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少年中国说”活动,结合蔡李佛拳、醒狮、龙舟等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更多主题活动,持续扩大“少年中国说”品牌影响力。

  

  深挖江门非遗现代价值

  

  发布会上,江门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柳超球介绍,《条例》出台后,将在此基础上深挖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打造华侨文化传承平台。

  据悉,江门将实施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评审等方式,持续做好国家级、省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年度评估工作;同时,深入推进江门市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密切沟通和争取上级部门指导,支持江门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省级26项、市级92项、县(市、区)级105项,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大多涉侨特征明显。柳超球表示,接下来,江门市将持续跟进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的后续工作,提升非遗名录体系质量;邀请专家对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发挥中国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和中国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作用,创新“专业+非遗”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抢救性的保护记录,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

  此外,江门还将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非遗宣传推广,积极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让非遗的烟火气与日常生活密切融合;并深挖侨乡文化内涵,为文创产品开发提供创意素材和灵感来源,激发新的文旅消费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