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异乡异客

来源:羊城区域     2024年02月27日        版次:ZA10    栏目:    作者:刘荒田

  □刘荒田[美国]

  

  平生从来不曾遭遇如此简洁的“对话”。

  大年初七傍晚,我应约去唐人街会友。逢上“大气河”气候,雨下下停停,风阵大阵小。在唐人街中心的市德顿街下车,天已近全黑。旧金山少雨,雨景饶有意趣,只要有欣赏的心境。此刻的夜色与斜雨堪称绝配,走了四十多年的老街道变得簇新,处处闪烁黑宝石的毫光。街心的积水,倒映着霓虹灯和交通灯,迷幻的美。我深深吸了一口夹带雨丝的清爽空气,舍不得快走,也不想撑伞,一件带帽子的晴雨两用夹克够用了。

  绿灯亮起,我从人行道走下斑马线。“Chinatown?”斜刺里冒出一个男人,他直勾勾地盯着我,发惊天之问。幸亏脑筋够用,明白他的意思:这里是唐人街吗?我指了指地面,说,这就是。看清他的脸,印度人,三四十岁,瘦高,刚挨了雨淋,颇单薄的灰白色衣服紧贴身体。蓦地想起木心的金句:“印度人晴不起来的脸,一辈子乌云密布。”但不能怪眼前的这位,是天气本身的问题。

  我刚答完,印度人后面冒出一个矮小女子,一望而知是他的妻子。她后面藏着两个小孩子。哦,一家来旅游的。我停步,打算提供进一步帮助,比如推荐附近一两家供应咖喱饭的餐馆。他们都忽略了我热情的表情,拐右,径向隧道走去。我要迈步,却听到印度人在不远处嚷:“Market?”我转头,他问的仍然是我,意思是:“市场街往哪里走?”我指了指南边说:“一直往前就是。”他们扬长而去。

  对话全程,印度汉子的嘴巴只蹦出两个单词。如果他懂基本礼仪,首先应该说:“先生,您好,请问这里是唐人街吗?”我予以回答后,他应说:“谢谢您,还有,市场街在哪里呢?”但我丝毫不嫌唐突。人家不懂多少英语,岂可奢求?看神色和步履,进一步认定,他是标准的“身在异乡为异客”。

  异乡异客一目可见的特征是什么?是惶恐。在全然陌生的异乡,除了唯他马首是瞻的老婆及孩子,不认识一个人,没有一种可资利用的社会关系,底气全无。即以此刻论,他们可能游罢本市带儿童游乐场的著名景点渔人码头,不巧被雨淋了,大人还好,若孩子着凉,患上感冒,那可够呛。他们要赶回宿处取暖。往西才一个街区,有三家豪华旅馆,可惜住不起。他们要么住远处的廉价旅馆,要么住数英里外的民宿。当务之急是从市场街乘车。人海本已茫茫,加上夜和雨,两眼一抹黑。会上网预约“优步”还好,可是,他说得出在哪里上车吗?至于乘巴士和地铁,得费时间找车站。若然,他只好再试故技,说出一个地名让一个和我类似的路人去请教。但愿他们路上平安。

  我小心绕过积水,缓缓而行。优游的兴致被异乡人的心境替代。

  我也曾是异乡人,洞悉这一族群的难处。多年前,在故土一个城市居住,也是一个雨夜,一个汉子提着一根扁担,脚下放着两个满登登的箩筐,在巴士站前惶然四望,继而困惑地问我:“去澜石怎么走?”我说,这里就是澜石。我还想告诉他,澜石是一个人口数十万的居民区。他已转身,我也住口,因想起自己毫不熟悉澜石的街巷。过了一会儿,巴士开到,我和他都上了车。他不坐座位,坐在地上,为的是防止箩筐挪动。他是北方人,国字脸黑红,身板阔厚,干苦力活该是好手。他远道而来,将在这边打工。早已远离家乡,从一个异乡转到另一个。

  身处同一场景,我这“本地人”哼吟“斜风细雨不须归”;异客却惶惶然若丧家之犬。二者所存在的差异,放大点看,从“心里不踏实”到泰然看风景,其间便是从“异乡人”到“本地人”的蜕变。达此,通过“日久他乡”,有融入的决心和行动会快得多。

  如今,唐人街于我,一如万里外的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