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许倬云: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

来源:新快报     2024年01月14日        版次:A11    作者:

     ■许倬云《经纬华夏》,南海出版公司,2023年9月第1版。

  从《万古江河》到《经纬华夏》

  许倬云先生93岁了,去年,他八易其稿的“超越昨日之我的托付之作”《经纬华夏》问世。新著以考古学为基石展开论述,考察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这一次,他说:“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

  作为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许倬云的通史研究打通中西、纵贯古今;他也是许知远说的要“向他借智慧”的历史学家;更是在小红书、公众号上异常活跃、让很多年轻人受益匪浅的“网红”。

  七十余年学问生涯、二十万字华夏新史,《经纬华夏》是《万古江河》之后,许倬云的另一部系统大通史。它跳脱出中国内部王朝更迭的叙述,用“大历史”的观看视角和平实诚恳的语言,结撰出一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

  记者阅读发现,《经纬华夏》的一个极大特色为,其不少论述是基于考古成果的启示。积石峡假说,石峁遗址的气候变迁,三星堆、龙山与石家河玉器的交相辉映——新著前半段考古部分的讨论,在《万古江河》中是看不到的。“主要是因为,这十几年来,出土了许多新东西。写作《万古江河》时,没有完全整理清楚的遗址和古代文化的面貌,我在这方面花了相当多的力气,尽力梳理出一个头绪,介绍给国人看。”许倬云在《我为什么要写<经纬华夏>》一文中如是说道。

  许倬云致力于“将似乎有个别特色的许多遗址,组织为古史的代表;从这种序列,也可以看到时间维度上某一个文化系统本身的演变”,进而“将中国历史归纳为时间之序列、空间之扩散,从而理解人类的移动轨迹,以及族群之间、国别之间互动的形态”。《经纬华夏》另一特别之处,是在前半段“将考古学与中国地理分区合在一起,讨论中国地理演变的过程”。过去的历史著作,往往只将地理状态视作舞台,而在本书,地理是参与历史变化的基本“函数”。书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核心区”概念:第一区在黄河流域,从关陇直到渤海,这里是一向被视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原”;第二区是长江流域,从长江上游直至“吴头楚尾”的长江口和太湖一带;第三区则是从南岭、武夷山以南的沿海长带地区,顺着西江延伸到中国西南部云贵地区。

  “许倬云先生对第三区予以充分的强调,颇具深意,这是环太平洋文化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此后近古乃至现代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窗口。”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宏在该书的《推荐序》中这样阐述。

  许倬云在书中诗意般地表达道,假若将这三大核心区视为一个整体,放在围棋的棋盘上,当作一条“大龙”:“从大陆最高点喜马拉雅山脚下,向东南展开,处处都有高山峻岭,也处处都有湖泊河流;在这山河荟萃之处,清晨云气环绕山峦,黄昏暮霭渲染江湖——这些变化无穷的云舒雾卷,都犹如飞龙满天,在中国大地上翱翔。”

  正是借助这些云舒雾卷的古代文化遗留,该书推演出了在这广大的山峦峡谷之中,古代先民如何共同生活,又如何来去移动。他说,中华文明在这片土地“一天星斗”“遍地开花”,彼此映照,气象万千。

  他希望的,是呈现给大家一场“华夏变迁的‘蒙太奇’”,在不断移动的变化中,让大家读懂中国文化的精微之处。他说,写作《万古江河》的时候正值壮年,当时的整理方法是,看不同力量、不同情况造就的潮流,是如何造成中国历史的流动方向,“长江也只是一条江而已”——但现在,他看到的已经不仅是一条江,“而是一块亚洲大陆,以及欧亚古大陆”。最重要的一个视角,就是他看到了“几千年来,中国所经历的一切,都离不开东方和西方、远东和远西、南方和北方、沙漠和海洋之间彼此的‘呼唤和回应’。”

  这正是“大历史”的观看视角,也是移动变化的“蒙太奇”。许倬云结合学术界前沿成果,用大历史和蒙太奇,给读者奉献了这本学术生涯总结之作。在《序言》的结尾他这样写道:

  “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没有这一番内外翻覆的呕心吐血,我们将无法顺利面对欧洲领导的近现代文明。没有这一番自省,我们将无法采人之长,舍人之短,在我们源远流长的基础上,发展一个对于未来全人类有益处的选择。全人类只有在东与西的冲突与疏离之后,熔铸一个未来真正的全球化文化的初阶,才可以在更远的未来继长增高。”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