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半生岐黄济世 再拓中医高地

来源:新快报     2024年08月26日        版次:A05    作者: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

     ■诊室、病房始终是张忠德最心心念念之地。

  开栏语

  在锚定现代化、奋进新时代过程中,广东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批坚守岗位、实干奋斗、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他们是楷模,是榜样,他们的精神感动着这个世界。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广东;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赴港探索中西医协作;香港中医师也来到广东“进修”……近年,广东中医不断呈现新气象,他是亲历者,更是奋斗者。

  他,是广东人亲切称为“德叔”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

  张忠德的经历犹如传奇,也是中医学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时代特写。

  他曾参与“非典”、甲流、登革热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14次“逆行”抗击新冠疫情,运用中医、中西医协同治疗患者,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当下,他又站在现代医学前沿,参与和建立中医领域完备的实验室体系,为现代中医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

  “中医传承,离不开先辈、前辈坚守和奋斗。作为继任者,我们依旧要脚踏实地,守正创新,发扬中医疗效,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医智慧。”作为“奋斗者”,张忠德始终奔赴于中医药发展建设的征途中。

  谈成长

  “传承中医一定要下苦功夫”

  从中医学生成长为名中医,离不开热爱和汗水。

  1988年,张忠德毕业后进入广东省中医院工作,同年拜师于广东省第一批名老中医甄梦初老先生门下。每当甄老出诊,张忠德就坐在一旁抄药方,老先生边看病,边给他讲解药性和医理。他始终记得甄老讲六淫之邪中,“治湿”要“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的独特诊疗方式。

  2004年,张忠德已成为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主任,为继续提升中医临床能力,师从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脱产跟师抄方学习一年,从晁老的药方中领悟“治痰十法”“治肺八法”“相反相成法”等。

  积跬步,至千里。张忠德从业36年来,向来重视辨证候、立治法、选方药,将其视为治好病的关键要素,这些除了传承名师,经过所思所想,他也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临证经验,在久咳、顽咳、久喘的中医辨治方面有独特见解。这些见解形成一张张中医药方,后来屡次在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让中医“被看见”。

  时至今日,他仍致力于将奋斗精神传递给后辈。“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是一条很艰苦的路,没有捷径可走,一定要下苦功夫,钻研领悟,特别是学习中医经典。无论任何阶段,年轻医师能从读经典、抄药方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说明是用了心,就能造福患者。”

  论医道

  “用所修所学,为患者解除病痛”

  尽得诸师所长,术业日精,对深耕的专业领域具有独到见解,造就一代名中医。

  无论身处何地,诊室、病房始终是张忠德最心心念念之地。“我经常说,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无论是做研究,还是搞管理,都紧扣临床实际,为患者服务。”

  张忠德成为医院管理者以来,工作千头万绪。他不管多么忙碌,仍保持每周出两次门诊的习惯,出诊日当天,还会提前一到半小时开诊。

  “除了老病号,有许多外地患者前来。若患者太多,就为他们加号,并要求弟子随访反馈患者情况。”由于他对待患者和蔼亲切,以患者利益为上,大家都亲切喊他“德叔”。长年与张忠德打交道的老病号,更赞他是“危重疑难疾病救星”。

  今年是87岁邢伯找张忠德看病的第15个年头。15年前,在外省居住的邢伯因为慢阻肺加重,加上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IgG4指标飙升,呼吸困难,全身水肿。由于大量激素药物冲击治疗无果,邢伯多次收到病危通知,女儿抱着一线希望,带他辗转来广州向张忠德求医。没想到,张忠德耐心为他慢慢调理,稳住了老人复杂的病情。

  “当时爸爸年纪大,身体弱,许多医生都为如何用药犯难。但来到德叔跟前,他第一句跟爸爸说:‘老人家,您相信我,您会好的。’”

  一开始,邢伯和家人都对中医的疗效半信半疑。“德叔开的药方,刚开始服用后,爸爸觉得腹胀,欲呕,难以坚持。但德叔解释,刚开始会有一些不适,但不要半途而废。”当老人身体适应了药性,症状果见好转。往后几年,德叔又定期为邢伯调整药方,定期复查。“开心的是,我们看到失衡的指标慢慢从超标3000多,降到正常值。原本服用的激素药物从最多时的6片,逐步到不用吃。这些年,爸爸坚持中药调理,已经‘挺过’了生命难关。”邢伯的女儿激动地说。

  自此,邢伯见人就赞张忠德医术高明:“他开的药,快,狠,准。我现在能吃能睡,生活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后来,为了方便就医,他干脆从外省迁居广州,与女儿女婿同住。

  8月21日是邢伯复查的日子,张忠德检查、开药后,见老人家谈笑风生,还与老人约定:“您90岁大寿当天,一起去茶居饮茶。”

  “作为一名医生,我最开心的事就是用自己所修所学,为患者解除病痛。当患者轻松地说:‘德叔,我好啦’的那一刻,就是我最自豪、感到最有成就的时刻。”张忠德说。

  谈弘扬中医

  “中医发展离不开奋斗者”

  近年来,中医学科体系有了与现代科技接轨的新面貌,广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对于未来,张忠德表示,中医学科还将迎来飞跃式发展。“广东省中医院亦应抢抓机遇,持续擦亮‘岭南中医’的名片。”

  “中医学科发展,核心是人才,我们高度重视中医人才工作,不断完善创新爱才、育才、用才和聚才的工作机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导向,大力培养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中医复合人才。”为此,张忠德立足广东省中医院,持续打造高素质中医人才“孵化器”。

  他突出抓领军人物建设,筑巢引凤,打造出多个重大创新平台,“比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临床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等。依托这些平台,吸引中医专家领衔参与重大项目,成就越来越多中医领军人。”

  机遇到,干劲足。广东省中医院各科室如今学术氛围浓厚,哪怕公众假期,不少科研科室依然灯火通明,科研人员主动放弃休假,回到实验室,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正因有一群不懈奋斗的中医人,医院才能连续六年蝉联全国中医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榜首,用成果呈现中医价值。”

  广东省中医院亦重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带动中医药传承和创新。2022年至今,张忠德依托“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计划”,向香港送出了11人次中医专家,在香港医院进行住院临床高阶培训,探索中西医协作在多个病种的临床应用和服务发展。而作为双向交流,广东省中医院作“桥梁”,首次助推让香港中医师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医院以执业中医师身份加入临床团队,担任病区住院医师,增进中医诊疗经验……

  “‘岭南处处是春天,广东时时无闲人’。现代中医学科发展,离不开奋斗者,行动派。我们都担当责任,抓住机遇,献出力量突破发展瓶颈,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说起中医未来,张忠德言语笃定而自信。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摄影:新快报记者 观显锋 实习生何燕兵 

  ■通讯员:王军飞 查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