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直播答题APP,新玩法能否走出老套路?

街谈巷议

来源:羊城晚报     2018年01月12日        版次:A11    作者:

    

  “2018年才过一周,新风口已经出现”,没有谁能预料竟然是知识问答产品。最近,各式直播答题APP迅速登上台面。从出现到引爆仅仅半个月时间,直播答题赢奖金的模式迅速进入百万级——单场在线人数破百万、奖金额度破百万。各大平台纷纷入场,用提升奖金额度、拉明星助战等方式争夺用户。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这个竞赛也开始变得不公平起来,利用外挂作弊已经出现。(1月11日法制日报)

  “答对12题,平分百万奖金”,在时下最火爆的直播答题APP中,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的桥段似乎每天都在上演。对于这场迅速烧起的直播答题热,尽管业界有一套主流、新颖的说辞,然而就其本质来说,无非是又一场砸钱换流量的把戏——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直播答题之所以能火,原因并不难理解。首先,就在于其简单直接的规则设定,以及真金白银的利益激励。毕竟“答题赢百万”的噱头,对许多人来说还是相当受用的;除此以外,直播答题通过引导好友分享、组队参赛、相互竞争等做法,成功使得游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互动功能。用户在答题过程中相互连结、联络感情,自然是乐此不疲。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播答题平台,横跨并打通了“游戏”和“社交”这两个互联网大项,红极一时是有道理的。

  相较于过去的网络直播,直播答题在道德伦理层面更少争议。甚至,在一些人口中,此类APP还被贴上了“崇尚知识”“益智健脑”的积极标签。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诸如此类的溢美之词,很可能是言过其实了。生意就是生意,在“砸钱换流量”的逻辑支配下,直播答题APP难免存在着疑问——比如说,选题的视角与立场;再比如,竞争的公平性等。为了平台人气而出些“三俗”题目,或者轻率地给出些错误、奇葩的答案,这些都需要警惕。

  当各式直播答题APP积攒了足够的规模、做到了庞大的体量,从一定程度上说,它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公共知识传播平台。其所出的每一道题、给出的每一个答案,都被数十上百万人实时接收,这种巨大的影响力,无形间对平台方构成了某种倒逼。时下,各家直播答题APP好像都还没有建制化、专业化的知识校验能力,其简单链接题库的算法模式,或并没有考虑进一个巨大的知识、信息传播主体所应有的社会责任。

  烧钱攒人气当然无可厚非,答题一乐或许也不必较真。但是,各式前赴后继花样百出的互联网新兴创业项目,每每暴露出“能力和责任不匹配”“影响力和把控力不匹配”的迹象,这无疑是必须被审慎对待的。

  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