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服务工地十余载,到了退休年龄想换个地方在广州留下来

黎碧华 我是最普通的工地女工 我为普通的工友们代言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7月29日        版次:A08    作者:

    

  我为“民工惠”代言之——  

  为了让更多的劳务企业和农民工了解“民工惠”的产品,能够进一步利用“民工惠”的平台提升自我,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开展“寻找‘民工惠’代言人”活动,通过自主报名、工地推荐、专业遴选等方式,首期在广州地区发掘出三位不同性别、来自不同地方、从事不同职业的“民工惠”代言人,和他们了解工地上的两三事,畅谈新时期产业工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心”向往。

  夏日30℃的高温、每天在工地上工作8个小时,从搬钢筋、扛水到简易木工再到吊塔指挥……用黎碧华的话说,工地上的活儿几乎自己都做过,除了偶尔回茂名电白的老家探望自己的公婆和尚在读书的儿子,这样的生活,她已经在广州坚持了12年。

  在很多工友的眼中,黎碧华吃苦耐劳、勤恳上进,见证了广州城市的发展,是这次“民工惠”理想的代言人。被工友们推选为代言人,黎碧华刚开始是犹豫的甚至是胆怯的:“但一想到这个平台是为了广大的工友好,能让大伙儿都能按时拿到工资,开开心心地回家,我觉得我必须了解这个平台,为这个平台多宣传。”

  夫妻同在广州但“分居” 务工十几载见证城市发展

  初见黎碧华,大概是上午10时,此时她已经在室外工作了4个小时。在30多摄氏度的广州番禺的工地上,她戴着大檐帽子,穿着长袖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不是怕晒黑,而是持续在外面,很容易晒伤。”黎碧华说,从5月份开始,广州的天气只要室外待上一个小时,全身的衣服都会湿透。

  黎碧华告诉记者,自己的丈夫也在广州的建筑工地上,夫妻虽然同城但却“分居”。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他们都选择各自住在工地上。“他来广州比我还早。”问起黎碧华来广州的原因,她朴实地回答说,在茂名的乡下他们夫妻俩只能种地,收入比较少,而三个孩子当时读书都要钱。经济上的压力让他们选择离开熟悉的家乡,离开自己的亲人来到广州,成为这个城市的建设者。爬脚手架、搬运重物、做简单的木工活……这些年来,黎碧华说,工地里能干的小工品种她都干过了,工钱也一路从几十块一天升到了三位数。工友们评价起她,最深的印象是朴实、踏实,干活一点都不比男人差,特别能吃苦,工地上的活她都能做。

  最大心愿是教育好孩子 希望未来在广州有个“家”

  “能吃苦是没办法,自己没读过太多的书,做苦力还可以。”黎碧华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教育好孩子,而她特别感谢工地和建筑老板的,就是自己的工资总能按时发、甚至提前发。

  “每次到小孩开学的时候,都能预支工资,其他时候工资都能够按月发放。”黎碧华说,这也是支撑她这么多年在工地干活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教育孩子,如果经济没有保障那会心慌。”黎碧华说,自己也听说过欠薪的情况,最庆幸的就是自己从来没遇到过,而建筑公司给她买了医保、社保以及每年定时体检,都让她感觉到以前从未敢想的满足感。

  被工地的工友们推选报名了建行“民工惠”的代言人,刚开始害羞的黎碧华有点不情愿,她觉得自己太普通了。但是工地里的何经理告诉她,正是很多像她一样普普通通的建筑业的务工人员,才立起了广州的高楼大厦,让广州的面貌不断变化。

  实现工资全流程、全线上定向发放、及时到账……这些名词对于黎碧华来说很陌生,她的朴素理解就是有了“民工惠”这个平台,建筑企业有钱了,工人们的工资也就有了保障。

  再过5年,黎碧华就到了工地上要“退休”的年龄了,黎碧华却说,如果工地上允许,自己还想继续干下去。“我喜欢广州,我想留下来。”黎碧华说,出门务工十余年,自己已经从当年那个在广州找不到北的人,到了如今周末可以自己乘坐公交、地铁出门、走去超市购物的人了。她坦言,想在广州留下来,哪怕换个形式。

  “在广州有个自己的家,一座房子,对于我们外来务工的人来讲太难了。”黎碧华说,自己已经融入了广州这个城市,“所以有时候我也希望孩子们能有出息,能在广州扎下根。”文/戴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