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打破习惯性因果思维链条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5月31日        版次:A07    栏目:不知不觉    作者:钟红明

     钟红明 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近年,作家张翎对于小说叙事手段的探索和努力,是非常引人注目的。2017年,张翎在《收获》发表了一部长篇《老燕》,讲述战争状态所导致的人性与命运的裂变,作家征用了多种文体形式,书信、日记、新闻报道、地方志、戏文,乃至于两只狗之间的对话,糅合穿插,而主体叙事,则是交叉性的亡灵叙事:牧师比利、中美合作所美国军官伊恩以及中国军人刘兆虎,三位亡灵在72年后相聚在月湖,一场场回忆和忏悔,都是围绕着同一位女性,她是刘兆虎的阿燕,伊恩的温徳,牧师比利的斯塔拉。而经历了人性最不堪的苦痛的阿燕,也彻底蜕变成为拯救者……可以说,亡灵叙事既是作家对于那一段历史的反思超拔的视角,也赋予了作家超越时空的自由。而小说中执着讲述的被侮辱和损害的女性自尊的重塑和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也给我很深的印象。

  在张翎最新的中篇《拯救发妻》中,讲述的是两个族裔的女性的婚变故事,而亡灵再一次出现了:刚移居加拿大的曙蓝看到一则不可思议的广告,一辆几乎崭新的宝马X5越野车,只要500加元,她带着女儿去见车主,原来是一个老太太为了报复变心的丈夫,要把房子里的家具和用品一件件卖光,以此清空她丈夫几十年的生活记忆。而曙蓝也刚经历婚姻惨痛,丈夫因卷入经济案件在狱中自杀。此后一个大雷雨之夜,她们走近了彼此,后来,曙蓝成立了一家名为“拯救发妻”的花卉公司,一次意外让她遇见老太太的丈夫,却从他那儿得知,老太太去世已将近四年了……这一次,亡灵出现,打破的是习惯性的因果思维链条,让小说结局走向不确定性,就如张翎说的:“我打算抽去逻辑,模糊一些依靠经验和认知建立的界限。我想在那样的模糊空间里重新塑造我的故事,我想把原本不在一个维度上的东西摊平在一个平面里,让它们自由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