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读罢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教学能手和教研能手张超老师积淀三十余年教学经验撰写的《阅读与写作解码》书稿,我认为这本书就是学习阅读写作的“宝葫芦”

“过来人”的读写秘诀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1月07日        版次:A06    栏目:秘笈    作者:陈锡忠

    

  

  □陈锡忠

  

  小学作文时,我就有个梦想:寻找“宝葫芦”——幻想宝葫芦里藏着如何阅读和写作的秘诀。寻呀寻呀,多年后读到鲁迅著名的《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好?》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所谓“秘诀”就是写作的经验、方法、技巧。而方法技巧,是一方面从自身经验教训中寻找总结,二是虚心听取别人的教导。清人王有光说得好:“要知天下路,需问过来人。”

  读罢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教学能手和教研能手张超老师积淀三十余年教学经验撰写的《阅读与写作解码》书稿,我认为这本书就是学习阅读写作的“宝葫芦”。它解开了人们在阅读和写作上的很多困惑和谜团,告知学生不少阅读与写作的“秘诀”。

  语文学习的核心内涵就是“阅读和写作”,有副对联写得好:上联“讲读说写演”,下联“字词句篇章”。现在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何在?仅是数理化吗?不!钟南山院士曾意味深长地说:“语文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基础的基础。”学好阅读与写作,无论从事什么,都能“读得懂,说得清,写得通”。

  作家周国平说,假如让他教中学语文,他会一抓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抓写作的兴趣和能力。诚哉斯言!有兴趣多阅读,能使人开阔眼界,懂得欣赏;有兴趣多写作,能使人不断提高下笔成章的技能。兴趣是成功的一半,阅读和写作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

  在书中,张超老师丝丝入扣地讲解阐述,致力于提高孩子们对阅读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不少观点和篇章十分精彩和独到,如《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珍视人生宝贵的“阅读黄金期”》《为什么有人读书不少,作文却不好》《考场作文如何出彩得高分》《侧面描写有哪些类型》,等等。还有许多关于阅读和写作技巧的篇章,对学生都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位语文教育权威说:“作文是不可教的,但作文又是可教的。”所谓“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不可教”,就是不能简单地“使人巧”,要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领悟提高;所谓“可教”,就是指阅读和写作的规矩、原则、技法等是可以传授的。

  如何把文章写得生动、出彩?张超老师给出了技巧和范例。譬如,写老师喝茶,有学生写道:“李老师端起茶杯,慢慢地喝茶。”如此写太笼统,太粗略,缺少细节。怎样才能把短时内发生的动作,写得细腻生动呢?张超老师教了五个方法:一是把动作化大为小,化粗为细;二是给动作添加修饰;三是给动作配上声音;四是给动作加上表情;五是给动作融入心理。这样才能饱蘸浓墨,活灵活现让生动的喝茶动作过程跃然纸上。

  本书讲解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写作“秘诀”:秘诀一是开头要吸引人。语出惊人,简短有力,有冲击力,能叩击读者心灵。就像看电视,开头沉闷拖沓,人们就会换台。而好的开头,让人爱不释手。还有,开篇应尽快进入主题,尽量砍掉那些平淡无奇的平铺直叙。秘诀二是感人细节打动读者,秘诀三是龙章凤姿感染人,等等。书中还阐述了如何把作文写出新意,如何使作文语言富有文采,以及侧面描写种种技法等,都很富有启发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