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普职招生规模应给各地合理规划自主权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2月24日        版次:A07    栏目:今日论衡之民生探微    作者:熊丙奇

  □熊丙奇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对于地方“两会”上,有一些代表和委员建议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强调了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分流的必要性,并介绍下一步如何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和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陈子季表示,教育部将积极推动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健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等因素,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中职教育自身办好,提升自身的质量,在普职融通上下功夫。

  新闻发布会传递出三方面信息:一是会坚持普职分流的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战略,短期内不会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推迟普职分流;二是虽然要求普职规模大体相当,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普高、中职的招生规模,这意味着各地有弹性调整普职比的空间;三是通过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和地位,从根本上解决普职分流产生的分流焦虑问题。

  在笔者看来,各地可“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是务实之举,在此基础上,应该给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在探索普职融通方面积累地方经验,开创新的高中教育发展模式。

  普职规模相当、一半初中毕业生中考后分流到中职,被指是家长焦虑的重要来源。从普高和中职的实际招生和办学情况看,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其实并不是1:1,而是约为6:4。根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2.38%,中职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96%。可是,对于这样的招生比例,家长还是不满,希望进一步扩大普高招生比例。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可把普高录取率提高到85%。

  一地的普高与中职招生规模、比例,似乎并不该“一刀切”限定在一个比例,而应该结合当地的高中教育资源、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与人才需求而定。客观而言,各地产业发展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减少,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大多会选择进一步深造读高职,这就令不少家长不解——为何不让更多学生读普高,普高后再选择进普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而要让约一半的学生“过早分流”去读中职,今后还要上高职?要回应家长的关切,就需要给各地自主权,合理确定普职招生规模。

  当然,就是提高普高录取率到80%甚至以上,还是会有20%的学生被分流到中职,还是会让社会存在分流焦虑。要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改革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职教高考制度,以及推进普职融通上做文章。

  首先,应结合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大力推进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招生和培养规模,应提高到中职教育的一半以上。

  其次,应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推进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高校专业都通过职教高考招生,允许普高和中职学生报考职教高考,把职教高考建设为与普通高考平等的高考,引导普通高中也开设技能课程,鼓励学生选择职教高考。职教高考要强化对学生高中阶段修读技能课程的考核,以此促进职业学校以培养技能人才为定位办学。

  随着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可允许我国有条件的省份,探索普职全面融通的高中办学模式,即举办综合高中,在每所综合高中里,既开设普高学术性课程,又开设技职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在高中毕业后,自主选择参加普通高考还是职教高考。举办综合高中需要避免技职课程被边缘化、弱化,最后都变为普通高中。防止技职课程被边缘化、弱化,关键在于要重视技能课程的建设,切实扩大学生的选择,提高职教高考的吸引力。

  事实上,如果高中能实行完全学分制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性课程与技职课程,高中毕业后,综合性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专业,和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都通过职教高考招生,那么,高中教育就能做到普职全面融通,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不是普高学生只学学术性课程,职校学生只学技职课程。这会整体提高我国高中育人质量。

  (作者是教育界知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