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红展示自己的得意作品,一个十二生肖灯笼 |
陆燕红制作彩扎灯笼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姜雪媛 实习生 郭依璇 中秋节将至,手扎灯笼匠人陆燕红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来买手扎灯笼的新老顾客挤破门槛。 她回忆起灯笼生意最兴隆的那几年:“到八月十五晚上8点多,都还有人来敲门买灯笼,连拿来做样板的灯笼都没给我剩下。” 从广州同福西到聚德东,从灯笼铺到客厅一角,“红姨”已经在灯笼堆里忙活了二十多年。而她亲手扎出的广式灯笼,也照亮了几十个中秋夜,留给几代人温暖的回忆。 匠心:“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 “我做的灯笼,保管得当的话,至少能挂八年!” 两把刮刀、两把剪刀、一把老虎钳、一把裁纸刀、一把老尺,包在两层砂纸内,裹上一张白布,这是红姨珍藏多年的工具包,即使老尺已经磨损到铜钉脱落,她也没有更换的念头。“这套工具是我师傅留给我的,”红姨谈起这套工具仍面露感激之色,“曾经有人想拿一万元买下它,但我没答应。” 手扎灯笼的制作工序相当繁琐,削篾、开尺、扎架、蒙纸、画图、喷色、扫金油,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 “削篾最考功夫,也是最吃力的”,红姨一手持刮刀利落地削竹,一手细细丈量着竹篾宽度是否等一。除了手法,竹篾的选材也相当讲究,“冬前的竹子最好”。从前师傅在世时,都是直接向老竹农买来六米长的竹子,摆在同福西带天井的旧居里。“现在条件不允许了,我只能一捆一捆地买别人开好的竹子。”红姨不无遗憾地说。 削好篾,只见红姨指尖巧劲一使,将几根竹篾掰成等大的圆环,把裁好的砂纸条仔细地绑在几根竹篾的连接处。“这砂纸条也有巧思呢”,凡经她手的纸条,都被扭成麻花状,再大的力都难以扯断。再用手指蘸点提前煮好的糨糊,抹在绳结处,结实的竹架便成型了。 一套完整的工序通常需要耗时两天,稍复杂的灯笼样式甚至要花上二十来天。“买材料是我一个人,做灯笼也是我一个人,卖灯笼还是我一个人”,由于人手不足,红姨的灯笼都是“卖一个少一个”。 创新:“灵感都从生活中来” 别看红姨手艺娴熟,她其实属于“半路出家”。1999年,刚从茶楼退休的她凭借着与彩扎大师关根的多年街坊情谊,拜入其门下。她从买菜、做饭、清扫等家务活开始干起,偶尔帮师傅做一些煮糨糊、开竹篾的零碎活。“师傅说让我帮他三个月,现在我才知道他是在考察我,看我能不能静下心、坐得住。” 一日午后,师傅的儿子鼓励她:“你偷一个灯笼架回去,自己拆开,做给他看一下。”红姨壮着胆子偷偷捎了个竹架回家,几日后,做好拿给师傅一瞧,得到个“还可以”的评价,自此,红姨开始正式上手做灯笼了。 八月十五赏月用的水果灯、“节节通”的莲藕灯、“年年有余”的彩鱼灯、寓意着晚辈是长辈心头肉的“批皮橙”八角灯……红姨现在制作的许多样式都是从师傅那传下来的,为了赶上潮流,她不停地琢磨新款式,“我的灵感都是从生活中来”。有次顾客来访,一个小朋友指着红色的星星灯说:“星星是黄色的。”红姨默默记下了,做了盏黄色星星灯,还贴了张俏皮的卡通贴纸。从未学过绘画的红姨,仅凭一张纸一支笔,大致勾勒出自己脑海中的灯笼样式,新娘轿、新人船、神舟七号、广州塔……传统手扎灯笼在她灵巧的手下焕新。 在灯笼材质方面,红姨也在尝试创新。最传统的灯笼制作材料是砂纸,她加入了真丝、蕾丝等新元素,“同一个彩鱼灯笼,我能用好几种布料来做,顾客喜欢哪个就挑哪个”。 坚守:“做到做不动为止” 红姨扎了二十余年灯笼,只因始终惦记着师傅的一句嘱托:“要将扎作传承下去,让年轻人知道这门传统技艺。”但这些年跟随红姨学习的人不少,能坚持下来的却没有几个,对此红姨表示理解:“这行需要耐心,而且挣的都是辛苦钱。”但她仍希望能有个年轻人来接她的班。 常年与粗糙的竹篾打交道,红姨的双手早已布满了茧,“我就靠这双手做出了这么多东西”。一只眼睛也因早些年开篾时被竹屑溅伤,视力受损严重。家里人偶有不理解,“他们觉得我这么辛苦,又这么折腾,”红姨豁达一笑,“我就喜欢做,有人来欣赏,我更欢喜,没人来,我自己看一下也开心。” 红姨坦言自己没有“二次退休”的计划,“我的愿望就是一直做下去,做到做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