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知识的建构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0月23日        版次:A11    栏目:【有一说一】    作者:廖俊平

    

  

  廖俊平 广州学者  

  

  大学本科阶段需要掌握的最重要能力,是通过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学习搭建知识框架的能力。搭建知识框架,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而做研究特别是创新性研究,则需要有解构的能力,这时正是最需要批判性思维的时候。

  众人皆知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不过从“建构-解构”的概念框架来说,即使到了“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境界,也还没有达到解构的程度,还只能说是建构过程已经炉火纯青了,也就是说把观察学习的对象已经从里到外彻底弄明白了。而解构则至少应该从这第三重境界再上升半级,可以是“看啥都是山,看啥就都是水”,就是说可以把任何东西拆开了,捻碎了,再做成另外的东西。所以本来不是山的,也可以看到山;本来不是水的,也可以看到水。这就是创造,也就是到了解构的境界了。为什么说这还只是在建构的阶段再上升半级而不是一级,因为这仍然还没有脱离原有的知识系统,而要达到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完全脱开旧体系窠臼创造性思维的境界,则要比这个阶段更往上升才行。

  年轻人思维活跃,再受到“创新性思维”的鼓励,就会热衷于用解构的方式看问题,表现出来就是对任何知识都持怀疑的态度。这种精神应该鼓励,但也需要提醒年轻人:解构应该在建构的基础上进行,在知识体系的建构没有完成之前就去解构,只会得到一堆碎片——拆散了,却不会重新建构。

  当然,可能年轻人会反驳:越年轻越敢想才越有创造力,爱因斯坦最早提出狭义相对论的时候还只有26岁。这话没错,但年轻人也别忘了: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的时候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也就是说已经完成了知识建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