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梅花香自苦寒来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0月23日        版次:A11    栏目:    作者:谢新源

     图/视觉中国

  

  □谢新源

  

  作为作家,对“文如其人”我是深以为然的。和国画家严木华先生聊他的画、他的人生,欣赏他的画作之后,对“画如其人,人如其画”的说法,我更十分地相信了。

  木华是南粤地界上较少见的高挑个子,却略显瘦弱。他说话相当能把握分寸,且条理清晰,话语总是温文儒雅、沉着平和,即便评说自己的得意之作,亦听不出一丝夸夸其谈,给人的印象,更是质朴、严谨、做事谨慎。他的画风遵古而不泥古,循规蹈矩却常有突破,作品也极具个人特色。

  木华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肇庆市所属德庆县九市镇高村村人。他的童年时代,家境也是贫苦的。尤其是他父亲在49岁时便因病去世,当时他还在上小学,童年生活更是雪上加了霜。然而,就像古代哲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难的生活反倒是在木华瘦弱的身子里蕴蓄了坚毅、执着、勤勉、隐忍的因子。小学、初中、高中,木华的成绩都名列前茅,甚而,他担柴挑米或走陆路或搭乘“红星”客船,沿西江顺流而下近百里,还来到悦城镇读高中,成为村里唯一的高中生。

  遗憾的是,从1984年到1986年,接连三年的高考,他都屡试屡败,最后名落孙山。自小便不肯向命运低头的木华,倒是愈挫愈勇,他认真审视自己一番后,果断决定避开“理科”弱项,改考艺术类院校。他隐约感觉到,在艺术世界里他更能如鱼得水般地施展才华,实现理想。于是,参加完1986年的高考,他自费来到西江大学美术系,接受专业老师的美术培训,欲用较短时间,恶补一番初级的艺术课程,再去考艺术大学。“我从此接触到了艺术,激发了艺术思维的火花。”木华如是说。

  可即便如此,木华仍未能如愿以偿。他再次与大学擦肩而过。所幸的是,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年底,九市镇招聘入编干部,应试者虽多,却让一直在为考大学而学而不辍的木华拔得头筹。他似乎得来全不费工夫地到镇政府捧上了“铁饭碗”。

  命运,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这话看来很有道理。

  木华不仅能写、能唱、能跳,而且还能舞、能主持。他曾骑摩托车到德庆县参加卡拉OK大赛,成为全县十大歌手之一。他组织各类球赛、晚会,有条不紊,次次圆满顺利,显出颇强的组织能力,从此一路顺风顺水。2004年,德庆县文联换届,多才多艺的他又接任专职副主席,2007年任主席。到了这时,他才真正地与艺术和艺术家们打上了交道。这年他41岁。

  我如此啰哩啰嗦赘述木华颇不平凡的青春往事、人生经历,无非是想说明他的画品创作,起点其实并不高。但他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对画品创作执着的艺术追求也一以贯之,就像他当年求知、求学一样。

  木华说:“我画画,除却天分,还有被工作所逼的成分。”作为县文联主席,参与着各种艺术活动,木华说他不能当“外行领导内行的领导”。于是,他捡起二十年前考艺不成而被丢下的画笔,从练习素描、临摹、写生开始,重新构筑他的画家梦,自此,对书画创作的痴情,再未曾歇过脚步……

  他曾拜岭南画派知名画家莫肇生为师,接受严格训练;他参加培训班,从不吝惜时间,舍弃了不少其他曾热爱的娱乐;他寄情山水、田畴、花海、森林,以师法自然;他苦读灯下,探画源,究画理,以求知补无知。

  美术评论家冯燮涛说:在木华的山水世界里,蕴含着一份深情,实践着“含道映物、澄怀味象”,用自己的观照和感悟方式来抒发性灵,融入了他的审美情趣;作品所表现出的深邃与幽远、温暖与恬静,都寄托着他充满诗意的精神境界。

  并不懂得欣赏画作的我,以为冯先生的评说,是说到了位、说对了点的。我读木华的画,与其说是在欣赏他画作的色彩、构图、气韵,倒不如说是在感悟着他画里面所传达出的那种超然于物外的精神、境界。

  近几年来,木华的画作愈来愈受到业界评论家们的关注。我总觉得,这成绩与他曾经的艰难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加之他时至今日仍孜孜以求地探索,在艺术的道路上,我有理由相信他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