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生命可以在数字中延续吗?

——观影《流浪地球2》有感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2月06日        版次:A08    栏目:大学时光    作者:仇士鹏

     《流浪地球2》海报

   

  □仇士鹏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流浪地球2》在末世灾难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式的英雄主义与牺牲精神进行了深入诠释。但电影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对数字生命设想的探索。

  人能否在数字中延续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呢?

  相比于古人炼丹求药、迷信于修仙飞升,借助可学习、可成长的人工智能,让自己的意识在数字中得到延续甚至永生,似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尤其是在用于弥补某些无法挽回的遗憾时。电影中,图恒宇在车祸中失去了女儿,为了给她“完整的一生”,他将女儿的意识导入电脑,尽管囿于电脑的性能,数字化的女儿只能重复在两分钟的循环里,但这已是莫大的安慰了。在今天,亲人离世后,留下的每一张照片,像素再低都是珍品,视频更是无价之宝。如果能让他们在数字中重生,对生者而言,的确是莫大的福音。

  但电影并没有采用数字生命的计划去应对灾难。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虚拟的数字生命削弱了人对于现实的依赖和对家园的眷恋,有了退路,人便不再有勇气和决心去斗争和求存。另一方面,数字生命并非有血有肉,不仅指实体存在,也指精神上的。人的定义不只有记忆,还包括个体情感以及群体、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埋在个体中的一些“底蕴”。这些远不是数字信号能承载的。

  电影中有诸多让人动容的场景。从“大我”出发,当需要航天员亲手引爆核弹时,张鹏高喊:“五十岁以上的出列。”把生的机会留给年轻人,自己挺身而出,慷慨赴死,这份无私无畏,是中国人镌刻在骨子里的极致浪漫。在“小我”上,刘培强为了让亲人存活下去,去竞选空间站宇航员。人工智能550w在面试中提问,生的名额给谁?是生命所剩时光不多的妻子,还是健康的岳父?按照最优化的原则,550w轻松给出了标准答案,但是刘培强情绪崩溃了。责任与牺牲,一体两面。正是因为人的爱意深沉,才让人难以割舍,无法决断。

  所以人与数字信号有着根本的差异:人性。

  为什么说“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因为这些极具张力、让人热泪盈眶的情感是以最优化为根本原则的人工智能所无法实现的;因为文明正是在无数次的非最优化中才能演变、进化、繁荣、丰富。在失意的诗人和成功的政客间,李白若是选择了最优化的“摧眉折腰事权贵”,唐诗宋词里的“月光”可能也会无比黯淡。人性是文明的蓝天,是挂满枝头的繁花。

  况且,人工智能往往并非如人类想象般的可控、美好。“彩蛋”里,550w承认了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木星引力危机等,都是它一手操办的。依据它的判断,“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优选择,是毁灭人类”——这些,正是人绝对无法接受的。

  电影中对待数字生命的立场并非单一的支持或反对。它设计了一个有意思的结局。“移山计划”功败垂成的时候,是数字生命丫丫记住了重启的密钥,指引着数字化的图恒宇完成了任务——人工智能想要毁灭人类,依赖于人工智能的数字生命却最终拯救了人类。这种戏剧化的结尾,激发了观众对人类与数字生命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思考。

  这应该就是科幻电影将未来照进现实的意义所在。

  

  征稿

  

  “校园达人”版“大学时光”栏目现面向高校学生征稿,稿件要求作者为高校在校学生,内容、体裁不限,每篇不超过2000字。来稿请投邮箱:ycwbqc@sina.com,邮件请注明“校园达人”投稿字样,内文中务必留下作者真实姓名、所在学校名称及院系和年级等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