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沛怡 广东广雅中学高一(4)班 在《红楼梦》的众多描写中,“哭态”描写独树一帜、洋洋大观。 大声哭号如“哭个死去活来”“哭声摇山振岳”“泼哭泼闹”,小声抽噎如“掩面涕泣”“哽咽难言”“自叹自泣”,泪流满面如“潸然泪下”“泪如雨下”“临风洒泪”……清代红学家哈斯宝评价道:“写哭号使人心肠转动,回头一看,种种情景跃然纸上,真是丹青也画不出的。”的确,《红楼梦》中对形形色色的“哭”的描写,不仅体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哭态能很好地反映人物性格和形象身份。在众人的哭态对比中,人物个性更能鲜明呈现。 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这一情节,便在对比中将“哭”的描写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王夫人的哭透露出一个事实——她是封建礼教的忠实顺从者。她最担心的其实是宝玉如果被打死,她的家庭地位也会变得岌岌可危。正如《祝福》中被封建礼教压迫的祥林嫂,当丈夫和儿子去世后,她的房子就被收走,自己也被赶走。一场“哭”戏反映出人性最冷漠、利己的一面。 贾母的“哭”则与王夫人迥然不同。“贾母一面说话,一面又记挂宝玉,忙进来看时,只见今日这顿打不比往日,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也抱着哭个不了”。贾母是真心爱着孙子的,而且她是贾府地位最高者,不需要小心翼翼地顺从贾政。她不需要像王夫人那般打感情牌,也无须担心地位问题。所以贾母的“哭”显示出强势的一面,她对贾政的冷嘲热讽、以出走要挟,与王夫人的恭恭敬敬、拼死保护,顿时形成鲜明对比。 挨打风波过后,前来探望的众人也“哭”得各不相同。袭人看到宝玉的伤势后“咬着牙忍泪”,在身份地位的束缚下,她能做的只是默默心疼,这体现了她的隐忍。宝钗圆滑世故,她很少袒露内心,面对宝玉的伤势,却情不自禁地真情流露——“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速了,不觉红了脸,低下头来”。宝钗的哭态虽不如别人张扬,却饱含深情。“泪美人”黛玉最为难过——“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红肿的眼睛说明黛玉哭的次数非常多,她的心疼、难过和不舍,全都转变为无声哭泣,这也表现出黛玉的敏感、脆弱和对宝玉的一往情深。不同的“哭态”打破了传统旧小说“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窠臼,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更加典型化。 曹雪芹描写“哭”的途径也十分多样,主要有三种,即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首先是环境描写。在晴雯赌气不给黛玉开门的情节中,环境描写“苍苔露冷,花径风寒”“宿鸟栖鸦”,无不衬托出黛玉“哭”的落寞与伤感,表达了作者的爱怜之情;在元春省亲的情节中,大观园的奢华、贾府的富贵繁华背后,掩藏着元春极度悲伤的“哭”,及她对“伴君如伴虎”生活的控诉。 再者是心理描写。在晴雯被逐出贾府、宝玉前去探望的情节中,面对晴雯的“哭”,作者对宝玉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心理描写,既描述出了两人的真诚相待,同时也将贾府的生活与穷苦下层人民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下层人民境遇的同情。 此外还有语言描写。“贾环道:‘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说着便哭了”,此“哭”道出了贾环的委屈和愤懑。他并不是一时兴起而哭,而满怀日积月累的恐惧与不甘。 刘鹗在《老残游记序》中指出:“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哭泣,浸渍着作家的眼泪。”曹雪芹用“一把辛酸泪”写成此书,而书中对“哭”的描写作用,包括了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感人情节、深化作品主题以及暗示人物命运。其中,暗示人物命运是最为突出的作用。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最能哭的代表,“红颜胜人多薄命”暗示了她的命运,而“明妃去时泪,洒上枝上花”和“木石前盟”等神话相呼应,都是在暗示黛玉一生愁怨、泪尽而亡的悲惨。 《红楼梦》中“哭”的描写又分别有文学意义与社会意义。一方面,是以小见大、主旨鲜明的文学意义。众多艺术手法中,《红楼梦》中描写“哭”的艺术手法独树一帜,在各种动人情节和不同文学体裁中穿插的各种人物悲态,刻画出许多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激发了众多矛盾冲突,更为小说平添了一层悲剧色彩;另一方面,还有具体而微、辛酸讽刺的社会意义。曹雪芹塑造了两位叛逆的人物代表——贾宝玉和林黛玉,用眼泪突出了宝黛二人对于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反抗,歌颂了他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追求,在同情二人悲剧结局的同时,也尖锐批判了封建制度,并寄托了自己的生活理想。 《红楼梦》中有一句“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谶语,可说是为小说定下了核心情感基调,深化了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同时也赞扬与推崇了个性解放与自由生活,生动地描绘了封建社会末期上层贵族的生活状况,展现出了时代环境下的人情世态,写出了贾府衰败的社会性、时代性和必然性,也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文学借鉴。 (指导老师 刘文岩)
-
即时新闻
《红楼梦》中形形色色的“哭”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2月06日
版次:A08
栏目:书海拾金
作者:黄沛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