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晶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多年来,我有点刻意地不以忆旧的方式跟人谈话、聊天。因为我觉得那样做的首要标志,就是承认自己老了,愿意把过往的经历当成经验,甚至上升为理论跟人叙说。但如今却不得不承认,无论你是否愿意,回忆都无处不在,忆旧随时随处可以开始。 比如今天,收到朋友发来的几张8年前一起开会的照片,三五好友正襟危坐于会场,其实很平常。不过毕竟时过境迁,大家还是发生了不少变化,所以也感觉不易,值得保存。再看看8年前的自己,仿佛还真年轻很多,不由得心生感慨。于是就给朋友回了一句话:“八年了,别提它了!”都是同龄人,都知道这是一句出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台词,可以会心。朋友的回复果然高度呼应:“父亲当年是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分管科教文卫,包括电影。所以我是泡在电影院长大的。样板戏的台词基本上都能背下来,芭蕾舞的动作也学得来。”这也勾起了我的回忆。我回复道:“太相似了。我父亲当年是一个小县城里电影站的站长。办公室就在露天电影院里。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享受放电影带来的一切。如果前一天晚上放过电影,我会第二天一早就跑到一排一排的水泥条凳下面,去捡拾观众们掉落的各种东西。其中最让人眼睛发亮的是硬币,运气好的时候,用不了两天就可以捡到买一本小人书的数额。” 就这样一来二去,8年前的照片以及会议完全不再是话题,大家不约而同地跳回到了50年前。只有事后才会意识到,怎么自己开始这么喜欢忆旧了呢,50年前的事也仿佛并不遥远似的。其实,正是这种“远”与“近”的时序错乱感,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感慨。你好像并没有离开今天说话,触角却一下子延伸到半个世纪前。朝花夕拾,简直是随时都会发生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