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俊平 广州学者 上周的专栏文章写到给ChatGPT一道送分题,它还是继续在死胡同里出不来。我有点不大相信,于是用一个更“实诚”的问题来测试它:Is Caddy a character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Caddy是《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吗?),结果它不仅回答正确,而且还进一步说明了Caddy这个人物的基本情况,回答很全面。 这时我忽然想到:现在“场景”变了,从《老人与海》变到《喧哗与骚动》了,那么再来问之前问过的同样的问题:Why did Caddy play with Versh?(Caddy为什么要跟Versh一起玩耍?) 这次它的回答更长,有一百多个单词,不光是全面,而且分析颇有深度,看了以后感觉它跟专门研究《喧哗与骚动》的文学评论家不相上下了。 于是我又有了新的猜测:为了节省时间,ChatGPT的搜索范围是有限的,同样的问题,前面问的时候它可能只“想”到《老人与海》,后面因为我已经用一个问题帮它转到了《喧哗与骚动》,所以它就能准确回答了。看来对它来说,语境很重要。 曾经有人发现不同人用同样的问题问ChatGPT,给出的答案并不雷同,这一点我之前已经发现了,当时是我提问以后系统一个字一个字(汉字,中文答案总是慢一些)“跳出”答案的时候忽然出现network error(网络故障),断了,后面的答案没写出来。我重新再问一次这个问题,结果答案的前面部分和刚才已经看到的那部分答案就是不完全一样的,不仅是文字表述不完全一样,意思也不完全一样。而刚才这个完全一样的问题在用另一个问题先作了“引导”以后,给出的答案更是天壤之别。 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了解ChatGPT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