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北京时事评论员 |
观点是怎么形成的?不是绞尽脑汁灵光一闪,不是蹲守在键盘前的灵机一动。深刻的、有价值的观点,需要一面镜子,观点是在“与某种镜像互动”中形成。没有镜子,坐井观天,胡思乱想,自言自语,无法生成观点。观点,观点,观看之点,谁在观?观什么?被谁观?《旧唐书·魏徵传》中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就是观点和洞见。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葛兆光教授对“镜子”有一番高论,他说:没有镜子,你只能自我想象;只有一面镜子,你只能从正面看自己;有两面镜子,可以看自己的正面反面;可是当你有了多面镜子,前后左右照,你才能得到立体的、全方位的、细致的自我认知。 确实如此,思想和思考,总预设着一面镜子,从不同的镜子,看到不同的问题,激发出不同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总需要一种镜像他者的激发,如果你拒绝真实的镜子,而是活在自拍美颜的“滤镜”中,用歪曲事实、自欺欺人、迎合自身喜好的滤镜看自我、看世界,你没有观点,你拥有的只是“自身缺点、盲点”在回音壁中的自我强化。如果你不是“以史为镜”,不在真实的历史中观照当下,而是“以史为墨镜”“以史为哈哈镜”,你也不会有什么深刻的认知。 批判性思维的驱动,也离不开一面镜子。理查德·保罗在《批判性思维》中说,每个人都生活在与自己心灵的特殊而亲密的关系当中,我们需要将这种无意识的关系转成有意识的和深思熟虑的关系。“特殊而亲密的关系”其实就是“自恋”或者“自嗨”“自闭”“自欺”,人天生就是一种自欺的结构,打破这种自欺自恋,需要的就是洞见真实的镜子。当你在心中建立起了一个能够观察自己思维的“大屏幕”时,摆脱那些未经训练所致的陷阱和直觉思维,了解自身的心智结构,这个过程才能生成深刻的观点。 我们经常用“思辨”“辩证”这样的词,思辨的前提是什么?得有一面镜子,有镜子提供的一个对话对象,有对话对象,你才能“辩”起来。一个没有思辨能力的人,就是一个“只追求标准答案”的人,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怎么可能思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