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猫语之好运故事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7月23日        版次:A08    栏目:【有感于思】    作者:阎晶明

    

  

  阎晶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当代世界,作为宠物的猫大有被神话的趋势。凡是对养猫者不以为然的表达,都是不知个中趣味的表现。“铲屎官”是一个被欣然接受的称谓。

  人对动物的爱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有时候真的有一种亲人般的呵护冲动。记得有一次在公园散步,看到一位小伙子正在认真地给一只猫喂食。闲聊中知道,他经常会来到这个公园的这个位置,喂同一只猫吃东西。我不禁感慨,这只流浪猫真有福气。那位小伙子则很认真地纠正道:它不是流浪猫,是公园猫。这样的强调,以及其中的尊严感,让人感叹。

  猫会叫,更会使用肢体语言,而且它的行为举止无不具有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作用。猫无一技之长,它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呵护好跟主人的关系。但也有时,人类会想象式地演绎这样的故事:一只猫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只猫可以给主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猫作为文艺题材,或是故事元素,时常会出现文艺作品中。虽然还没有出现《忠犬八公》那样的讲狗的名作,但也一样有让人心动的作品。我看的为数不多的猫题材作品中,《流浪猫鲍勃》无疑应属上乘之作。一只猫让一位穷困潦倒的青年艺术家突然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因此还无意中带来一系列好运,财富、爱情、艺术……

  说是猫与人互相温暖和治愈,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讲,更应说是一只猫治愈和拯救了一个人。我还看过一部日本电影《猫咪后院》。一位青年小说家的创作处于滞障期,百无聊赖中与猫为伴,无意中却被激发起生活的热情,不但建起了一座猫的乐园,还促成了创作的完成,并指向获得书店女经理爱情的可能。剧情简单得无可复述,但一院子猫足够吸引人观看下去。

  作为宠物的猫,很有接近艺术的“天赋”。看到季羡林、黄永玉这些百岁艺术家以猫为伴的图片,不失人间值得的温暖感。那天看一篇美国作家布罗茨基的文章,配图也是他与自己的猫的合影,又一次感慨喵星人特殊的艺术“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