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韦小宝撒谎九实一虚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7月23日        版次:A08    栏目:【名著识小】    作者:杨早

    

  

  杨早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小时候看《西游记》里说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寿终被鬼差拘到地府,崔判官给他添了两笔,将贞观一十三年改成三十三年,觉得庆幸又好笑:地府判人生死,如此儿戏。当然后来才知道,这种判官徇私的戏码,《聊斋》《阅微》里也多得很。

  可问题是,贞观这个年号,它不是一十三年,也不是三十三年,它是二十三年呀!史书上写得分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崔判官帮他改年龄,是不是过头了?盲猜一下,地府反腐,发现这个问题,但此时已经到了贞观二十三年,只好将错就错,立即引渡太宗?

  都说京剧是国粹,京剧的特色之一,就是“写意”。写意包括戏里所有朝代的服装都是明朝的,说这是一种“超越性原则”。这里面吧,有些事儿不太好论定,比如你说向小说和戏剧要历史真实,显然是不合适的,可是如果从孩子到成人,看过这些小说戏剧之后,再也不去读史书懂历史了,那他对历史的想象就停留在小说戏剧了。这样的人,肯定比会深研历史的人多太多了。那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会成什么样子呢?古人言:宁不慎乎?

  关于这一点,古人也经常有掉坑里的,比如王渔洋写过《落凤坡吊庞士元》,可是“落凤坡”只见于《三国演义》!关于《三国演义》的“七分实,三分虚”,也是争议不休,有人说要是十分实就好了,但也有人说还不如七分虚呢,现在这样,就像韦小宝撒谎九实一虚,太容易让人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