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一家人围坐在暖洋洋的炉火旁,看着黑白电视屏幕里的春晚,拉着家常,等待农历新年的到来

儿时年味浓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1月16日        版次:A10    栏目:    作者:程惠琴

  □程惠琴

  

  “吃了腊八饭,快把年来办”。儿时,一到年关,小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过腊八节了。因为这天除了能吃到香甜软糯的腊八粥之外,村里还会举行一个重大的活动,叫做“捕年鱼”。记忆中,村子的正前方有一个大大的鱼塘,约七八个篮球场那么大,池塘四周绿树成荫,塘边还铺着许多长长的玉石板,供村民浣洗衣物之用。

  腊八这天一大清早,村里的壮男丁就会穿好捕鱼专用的胶鞋胶裤,排成长队站在池塘边等候村长的号令。而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会混在其中,说是在看热闹,其实是有自己的小九九。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后,捕鱼能手们下水了,他们按照先前的分组,撒网,拉网,捉鱼,装篓……忙一个上午,塘里的鱼才被基本清空,一些较小的鱼被挑出来扔进塘里。捕上来的鱼用板车拉到村里的仓库,将它们平均分成32份,村长按序号写上标签放在鱼堆上面,全村每户派一个代表去抽签,抽到几号就拿哪一堆鱼。

  每家每户分到的鱼基本上都被做成了腊鱼晾在屋檐下,等到来年开春农忙季节,这可是一碗味道鲜美的好菜。不过,我家都会留一条又大又肥的鲤鱼做成年夜饭上的一道菜,叫做“年年有鱼”。

  当年鱼在屋檐下散发出一阵阵浓郁的香味时,家家户户开始着手做糍粑了。女人们起了个大早,洗米,蒸米;小孩子则帮着烧火,顺便往灶膛里扔几个大大的红薯。过了一会儿,大人就把蒸好的米倒进又大又笨重的石臼里,这时候就是男人们的活了。父亲和几个叔叔轮番上阵,用又粗又长的棍子将糯米碾碎,使它变成一团,软软的,黏黏的。等到米看起来很细腻的时候,就可以起臼了。起臼后的糍粑会放在簸箕里,母亲会拿一把刀割出一些来,请大家品尝。剩下的压成三四厘米厚的圆饼,放凉,变硬,然后放进装有水的缸里,想吃的时候随时可以去取……年前除了要做糍粑之外,家里还要备各种各样的干货,像炒花生,红薯干,高粱面皮,等等。

  大年三十的上午,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如同团年饭的开饭铃声一般,父亲和母亲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大家围着八仙桌坐好,太奶奶带我坐在上席,三个妹妹分别坐在偏座,下席是留给父亲和母亲的。在那生活还被贫困包围着的年代,父母们总是想方设法将团圆饭尽量做得丰盛一些,鸡鸭鱼肉,各种美味佳肴一股脑全端出来。

  父母入席后,团年饭正式开始,父亲和母亲首先向太奶奶敬酒,并祝她老人家健康长寿。接下来我们姐妹四人按大小顺序依次向太奶奶敬酒,太奶奶从兜里掏出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几块压岁钱,送给我们。然后我们又向父亲和母亲敬酒,他们同样会送给我们十块压岁钱。屋外的爆竹声接连不断,家家户户的祝酒声、划拳声交织在一起,萦绕在充满火药味的空气中,将浓浓的年味儿推向了高潮。

  除夕的晚上,吃过饺子,父亲会带着我们姐妹几个一起放烟花,赏烟花。然后,一家人围坐在暖洋洋的炉火旁,看着黑白电视屏幕里的春晚,拉着家常,等待农历新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