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走进“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广州天河珠村

“七夕”不只与爱情有关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8月11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周欣怡、黄宙辉

     乞巧主题公园(乞巧苑)内的鹊桥、七娘阁、牛郎织女雕像等

     明德堂供案上的蔬果花卉,均为手工制作 (潘剑明供图)

     潘氏宗祠内处处张灯结彩,喜迎七夕 (潘剑明供图)

  

  文/羊城晚报记者 周欣怡 黄宙辉  图/羊城晚报记者 刘畅(署名除外)

  

  七夕,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之一,常被视为“中国情人节”。但实际上,与七夕节相关的不只是爱情。它又称“乞巧节”,这一天,广府民间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女孩们在农历七月七日当晚,对着明月在供案上摆上时令瓜果、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称为“摆七娘”,以此诚心拜祭七仙女,乞求灵巧的手艺、美丽聪慧,以及美满的姻缘。

  广州天河珠村被誉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在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传承发扬乞巧文化,自2005年第一届广州乞巧文化节正式举办以来,每年七夕前后,广州都会举办一系列乞巧文化活动,直至如今已二十个年头。

  在七夕到来之际,羊城晚报记者探访乞巧文化之乡——珠村,看看那些与七夕、乞巧相关的历史记忆在现代社会是如何延续的——

  

  长盛不衰的“摆七娘”

  

  走进天河区珠村潘氏宗祠,处处张灯结彩。只见明德堂前的供案上已经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乞巧工艺品,案上不仅有七夕公仔、珠片制成的瓜果、斋塔(用五谷粘砌而成的宝塔)、手作花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还有珠村牌坊、五羊雕塑、广州塔等模型,甚至还有航天运载火箭模型和电力驱动的肠粉制作模型……既有传统乞巧作品,也有与当代科技、地标相结合的创新作品,种样之繁多、工艺之精美让人惊叹不已。

  这些都出自钟丽波、潘尧珊、潘渭然和一帮“巧姐”“巧哥”之手,他们都已年过半百。为了迎接七夕佳节的到来,这些“巧品”连续七天在珠村展出。

  从古至今,七夕的主要风俗就是乞巧。七夕节于汉代确立,兴盛于唐代,鼎盛于宋。宋人刘克庄有诗云:“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道出了广府七夕佳节盛况,以及对乞巧的热爱。千百年来,乞巧的主角都是待嫁少女,她们通过制作工艺品拜祭织女,祈求获得巧艺及一段良缘。

  在20世纪30年代后,广府乞巧民俗一度中断没落。1998年,随着天河珠村几位年过古稀的“巧婆”开始在祠堂“摆七娘”,乞巧节再次复苏。用她们自己的话说:“崽大了,女也大了,没什么娱乐,想起年少时摆过的‘巧品’。”于是她们开始在记忆中寻找年少时的美好,娱己娱人。巧合的是,广州番禺的凌边村、黄埔的横沙村也几乎在同时恢复了“摆七娘”。

  如今,参与“巧品”制作的主角早已不局限于少女,而是阿姨、婆婆,甚至叔叔也能参与其中。始于2005年的广州乞巧文化节以珠村为中心,每年七夕举办“摆七娘”、穿针乞巧、“拜七娘”仪式、“七娘大戏”等传统活动,最盛大时曾有10万余人参加。

  

  从神话走向现实,从村落走向都市

  

  七夕为何与乞巧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是怎样进入七夕语境中的呢?根据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宗迪的研究,追根溯源,这与古人的观象授时、星宿崇拜分不开。

  先秦时期,古人通过星象了解时令。我国现存最早记录农事的历书《夏小正》中有载:“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意为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织女的星正好上升到一年中的最高点,清晰可见。七月处夏秋之交,正是女性纺线织布为秋冬作准备的时节,而正空中这颗最为璀璨的星,便被华夏先民命名为“织女”。

  而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则是古人对牵牛星和织女星进行的拟人想象,为符合世俗民情,赋予两颗星一个动人的故事。据称为汉代刘歆所撰的《西京杂记》中有载:“织女渡河,使鹊为桥,故是日人间无鹊。”“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表明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故事与民间女子乞巧的习俗,已在汉代开始流传。

  在坐落于珠村内的乞巧文化博物馆里,潘剑明正向记者详细地讲述与七夕乞巧相关的历史故事、文化习俗。他是珠村人,也是“天河乞巧习俗”市级传承人,多年来致力于乞巧文化的挖掘、记录、传播、培训等。他与记者的对话吸引了来自黄村小学六年级学生范韵静的注意,她在一旁听得入了神,还不时加入我们的聊天,向我们分享自己的思考。

  原来她是一个“神话故事迷”,“我们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就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但没想到删减了不少细节,还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地的不同版本,简直太精彩了!”

  时至今日,乞巧节正由村民节日向现代化都市节日扩展,从以祠堂为代表的家族空间向城市公共空间拓展。自2013年以来,在政府部门对传承乞巧文化的大力支持下,乞巧文化博物馆、乞巧主题公园、七夕广场相继落成,逐渐成为市民游客了解乞巧文化、体验民俗风情的新地标。

  在乞巧文化博物馆内,陈列着以广彩、陶塑、泥塑、榄雕等工艺手法表现的各类七夕主题作品,还等比例展示了5件来自省内外不同地区的民间乞巧供案。走进乞巧主题公园(乞巧苑),两棵枝繁叶茂的许愿树挺立在门口,园内鹊桥、乞巧亭、七娘阁、牛郎织女雕像,都在向市民游客讲述着七夕的故事。

  

  文化基因后继有人

  

  在珠村明德堂里,时常能看到新一代传承人的身影。

  记者采访当天,一个乞巧小传承人身着马面裙,正全神贯注地制作着丝袜玫瑰花。他叫黄奕铮,即将上初一,今年是他学习制作乞巧手工艺的第三年。在七夕活动期间,他还是乞巧博物馆非遗研学活动的小老师。“从小我就看着大人们制作乞巧工艺品,这让我自己也喜欢上了做手工。每年我都会制作带有创意的作品,让人们来参观时能感受到乞巧随着时代而进步。”

  今年71岁的“天河乞巧习俗”区级传承人潘慧君是黄奕铮的启蒙老师,她说,经过几年的学习,奕铮已经能独立制作作品。“有时候他想到新点子就会跑来问我,这个创意如何?看着年轻一代这么努力,我们作为传承人又怎能‘偷懒’呢?”潘慧君笑道。

  乞巧文化何以有如此魅力?在潘剑明看来,珠村乞巧文化保留完好的首要原因在于群众自身的文化自觉。

  “乞巧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祈福,它背后折射出珠村人民代代相传的历史记忆,这是刻进村民骨髓的文化基因。乞巧仪式会把所有村民都聚集起来,使得邻里关系更为亲密,村民从中获得情感交流,找到心灵归属。这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当下凸显的一种乡愁情结。年轻人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加入到乞巧文化的传承行列中来。”潘剑明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七夕佳节不仅在珠村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在广东省非遗馆、陈家祠、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正佳广场、珠江公园等公共空间都设置有七夕主题的惠民文化活动,以文化汇演、文化展览、手工创意大赛、亲子研学、汉服秀、灯光秀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乞巧文化习俗。全民共享七夕,共赴浪漫盛宴。

  

  【记者观察】

  

  从农耕文明到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传承七夕?

  

  诞生于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的七夕节,原本是未出阁的少女祈求织女赐予巧艺和姻缘的节日。

  有学者认为,七夕是古代唯一一个纯粹与女性相关的节日,可以理解为对女性主体性的关注与发现。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储冬爱指出,明末清初随着缫丝业快速发展而出现的“自梳女”“不落夫家”等珠三角特有现象,更推动了乞巧节在珠三角的繁盛。

  如今,女性早已不需要通过“乞巧”来获得姻缘。除了少数乞巧习俗保存完好的地区,很多年轻人并不了解乞巧。反倒是七夕中的爱情元素被放大,使其成为“中国情人节”。尤其是近年来在商家和互联网的推动下,七夕节日出现被商业化的倾向。

  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传承七夕这类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大多诞生于农业社会,随着社会变迁,其形式和内容自然会出现诸多变化,以适应现代社会。正如储冬爱所说:“传统节日的保护核心概念是还原、传承与维护,这是整个传统文化事业的核心,确保这个核心,才能进行周边的开发、包装和传播。”所以,对于七夕,即使失去了农耕文明的土壤,也应该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进行传承。

  实际上,无论是传统的七夕,还是现在的“中国情人节”,七夕的内涵远不只关乎传统的家庭伦理,还有女性对自身的认知与发掘、邻里乡亲之间浓浓的乡情,以及自古以来从未改变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当下,传统节日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多样的庆祝方式。在关注传统文化本身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对其有更多元的理解。古代七夕也有爱情的元素,只是在我们需要为爱情寻找节日载体的今天,被凸显出来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