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多措并举深化港澳青少年国家认同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12月19日        版次:A13    栏目:    作者:陈梦桑

  □陈梦桑

  

  不断强化港澳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广大港澳青年不仅是香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国家认同是在认知上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也是在情感上寻找归属的过程。因此,需要探索理性与情感融合路径,全方位提升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感。

  

  全景式增进港澳青年“一国两制”下的制度认同

  

  国家制度认同包括对本国政治制度的肯定和践行。港澳青年需要正确了解自己的国家及其历史,在深度研习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设计与制度运行产生心理归属和热爱忠诚。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教育、国史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港澳青年充分、明白地认识到“我从哪里来”“我是谁”这两个根本问题,深化对国家历史和发展的认识,建立爱国价值观和国民身份认同。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沉浸式体验国家的发展变化,通过脚步丈量、眼睛观察来感悟港澳与国家命运相连的道理。提供更多到内地参访学习、国情考察、寻根问祖等文化交流机会,进一步组织港澳与内地研学联动、内地姊妹学校交流等活动,结合相关成果展示等延伸活动,将交流模式由单向的“接触-认同”模式向“参与-分享”模式转变,加强内地与港澳青少年的文化互动。

  创造积极群际接触,开展具有“扎根”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拓展粤港澳青年志愿服务合作的开展模式和交流领域,引导港澳青年为大湾区建设作出贡献,体验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责任和担当,从而提高心理融合水平。

  

  多维度增进港澳青年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产生归属感,对共同的历史和文化的追溯是强化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能够激发港澳青年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营造文化鉴赏场景,唤醒港澳青年的文化记忆。在港澳举办展示中华文明的高质量展览,例如推动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国家级机构深入合作,在文化鉴赏中形成情感共鸣,滋养港澳青年的精神觉醒、精神成长。设立介绍国家成就和发展的家国情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展出港澳人士爱国实践的珍贵历史文献资料、照片和实物,唤醒共有的文化记忆,增进家国一体化体验。

  传承文化符号,增进港澳青年的文化志趣。进一步举办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剧本创作、话剧展演、短片制作、田野考察调研、传统节日体验等区域性、全国性活动或比赛,建立起港澳青年对共有文化母体的高度认同,使港澳青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创新传播手段,增强港澳青年的文化同群感。青少年更愿意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游戏、动漫、VR等新兴媒体来交流信息、体验文化,在满足港澳青年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通过隐性教育加强互动化思想引领。

  

  立体化提升港澳青年对大湾区发展战略的使命感

  

  使命认同即人们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自我认可与外化于行的过程。引导港澳青年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国情怀。

  着眼于港澳青年的现实需要和利益诉求,不断完善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推进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专项融资担保制度,改善港澳青年在内地的创业环境,增强港澳青年对内地的经济认同;创新推出一系列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的新举措,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内地事务管理,增强港澳青年对国家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健全港澳青年在内地生活保障体系,实现通关更加便利化,并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提高他们对大湾区宜居环境的满意度。

  深化港澳青少年的国家认同,需要融合认知、情感、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从教育、文化、经济等多领域,提供更深、更阔、更多元化的机会和平台,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政策保障。

  (作者系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