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 “王家这小子念书念傻了!留过洋的人,活成乞丐了。”一看到小王骑着破旧的三轮车在老街出现,老街的人就会在背后窃窃私语,末了,发出一阵阵惋惜的叹息。 王家是书香世家,小王从小学业优异,考入一所名牌大学,学习考古专业,毕业后还去法国留了学。 留学归来,小王先后在多家公司工作,每份工作干不了多久就辞职,家人埋怨他眼高手低,他也不听。后来,他干脆赋闲在家,无所事事,让全家人都为他发愁。一段时间后,他突然成天骑着一辆破三轮车,在老街四处转悠,在各个垃圾桶里翻来翻去,在别人丢弃的废物里找寻搜索,捡出一些破烂带回家。 王家人嫌他不务正业,丢了家里的脸面,厌恶他的破烂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一气之下将他赶出家门,把他的破烂全部扔到了屋外。小王宝贝似的一样样捡回来,一车车拖到了老屋里。 老屋在老街中心,是小王祖母生前的旧居,祖母去世后,一直闲置着。他在木板上雕刻了“草庐”二字,悬挂在老屋大门正上方。从此,他住在老屋里,除了捡破烂,每天在老屋里与破烂为伴。渐渐地,破烂堆满了整间老屋。 小王由原来大家眼里的天之骄子变成了反面教材。有街坊好心劝他:“你读了这么多书,去大公司做个白领多好啊!或者自己创业做点什么,捡破烂太浪费人才了。”他淡淡一笑,不作回应,依然如故。久而久之,街坊们也懒得劝他了,大家背地里给他取了个绰号叫“破烂王”。 老街历史悠久,保留着许多旧时的建筑,偶尔,有影视剧组来此取景。这天,大导演陈风带着拍摄团队来老街采风。陈风正在筹拍电影《古街秘史》,影片计划到古街取景,他们先行来考察。 经过“草庐”时,陈风停下脚步。“诸葛亮居住之地称‘草庐’,陶源明说‘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不知这间‘草庐’里,住着什么高人?”陈风好奇道。 陈风一行人推开大门,看到满屋子堆得像小山似的破烂,破烂王正坐在一方狭小的空地上,擦拭着一个旧花瓶。 “这里真是别有洞天,一屋子的宝贝啊!”陈风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两眼发光,发出一声声喜悦的惊叹。 破烂王起身相迎,高兴地说:“你是第一个光顾草庐的客人,这些物件,别人都说是破烂,不屑一顾,只有你说是宝贝!” 陈风像游鱼一样在破烂堆里穿梭,摸摸这个,看看那个,好不兴奋。陈风看到一个红木梳妆台,说:“这雕花和做工 ,应该是清朝的!但这个镜子……” 陈风把脸贴近镜子,上上下下地看,摸了又摸,凝神思索了好一会,说:“我看着像清朝的,但又不敢确定。” 破烂王竖起大拇指,说:“您真是识货的行家啊!这梳妆台是我在垃圾堆里捡来的,估计人家嫌它太旧太老了,镜子也破了,就丢了,我修补好,从一位老人家里要了块旧镜子装上去,然后对整体进行了做旧处理。” 陈风又看到一个陶瓷大碗,说:“这碗底的鱼戏莲叶图颇有明代宫廷画之风。” 破烂王说:“好眼力,这碗是明代隆庆年间的,是我从别人丢弃的废物里找来的,碗底裂了道缝,但碗底有游鱼的花纹,特别漂亮,我就在裂缝上画上荷叶,裂缝就隐而不见了。” 陈风啧啧称赞:“你这小伙子不仅懂历史,还有一手旧物修复的好手艺!” 破烂王说:“我学的是考古,也算是学以致用吧,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是我最快乐的事情。” 陈风说:“我的电影即将开拍,你这里很多东西都可以租给我们剧组做道具。还有,这个祖母绿的旧台灯,很有老上海的风情,这个花梨木相框,也很精致,你都要卖给我啊。” 破烂王激动地说:“好物遇上识货之人,三生有幸!这个台灯,捡来时只有一个灯罩,是民国的,我翻阅了很多当时史料图片,用铜仿制了一个灯座。这个相框,是用捡来的木床横梁做的。” 那天,陈风买走了破烂王的好几件物品。陈风的随行人员也淘到了各自心仪的东西。 从那以后,草庐时常有人慕名光顾,有来参观的,有来淘宝的,有来拍照的。破烂王热情地迎来送往,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这些旧物的历史和故事。 半年后,陈风的电影《古街秘史》上映,片中精良考究的道具让整部电影锦上添花,一时之间传为佳话,破烂王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在破烂王等人的奔走和呼吁下,政府决定改造老街,破烂王成为改造小组的成员,积极为改造出谋划策。老街经过修缮和保护,焕然一新,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风韵,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光。 这天,在文化部门的组织下,一场名为“穿越历史”的旧物展在老街隆重举行,破烂王那些稀奇古怪的旧物一一展示在人们面前,吸引无数人前来观展。破烂王告诉大家,老街的一砖一瓦都是历史,一梁一栋都是珍宝,大家要珍惜和爱护。 黄昏时分,展览结束,破烂王正在收拾旧物,听到身后时断时续的脚步声,他回头,看见父母站在路灯下,不好意思地看向他,欲言又止。 “我们刚好经过这里,顺便来看看……”母亲说。 “爸,妈!”破烂王叫了一声,眼睛里涌上一层泪花。父母不语,帮他把旧物一件件收拾好,打包,装上车。然后,一家人往家的方向走去。 “原来老街里藏着这么多宝贝啊,破烂王这小子一点也不傻,精着呢!”现在,老街人看到破烂王骑着三轮车四处转悠,免不了在背后好一阵夸赞。
-
即时新闻
破烂王
来源:羊城区域
2023年05月12日
版次:ZHA16
栏目:
作者: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