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是什么让20多位顶级专家冒着巨大风险“接力”救一位普通患者?他们用医者仁心给出答案:

“我不认识你 却想全力以赴 救你一命”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8月28日        版次:A03    作者:丰西西、林洁、彭福祥、刘星亮、梁嘉韵、 蔡新洁

     《羊城晚报》8月27日相关报道

     20多位顶级专家接力为老李做手术 受访者供图

    

    

  本版插图/杜卉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林洁 通讯员 彭福祥 刘星亮 梁嘉韵 蔡新洁

  8月27日,羊城晚报推出“大医精诚深调研”系列稿件之《性命相托17天,惊心动魄9小时》,深度报道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个学科20多位顶级专家接力手术,救治身患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老李的故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读者不禁问道:“这位患者有什么背景?为何能让这么多专家联手为他治疗?”

  事实上,老李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他一直清楚地记得,20多位专家坐在一起,为他的病情展开讨论的情形。当时有人告诉他,坐在那里的每一位都是中山一院各学科的顶级专家,他十分惊讶:“来看病之前,我都不认识他们!”

  如今,这些疑问变成了感激。专家们接力9小时,抽丝剥茧般为老李做手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任何一点小瑕疵都可能让他下不了手术台,可20多位专家却义无反顾,施展毕生绝技,靠着默契配合,成功地摘除了那颗藏身于他体内的“定时炸弹”,让他平安活了下来。

  20多位医生的众志成城

  中山大学名医、中山一院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王深明教授是老李的首诊医生。见到老李时,王深明发觉他的病很棘手。于是,年过六旬的王深明带着老李找到了肝胆外科的汪谦和梁力建教授。“当时如果他再重新排队挂号,肯定就看不上了,我带着他去找有经验的教授,这是对病人负责”。

  也正是这样负责任的态度,让老李安心了。特别是住进中山一院后,老李愈发相信这些医生一定会努力救他。所以他十分配合医生治疗。“手术成功是患者和医生共同造就的。”肝胆外科副主任李绍强教授说,患者和家属的信赖给了医生极大的鼓舞,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医生们才能够放手一搏。 

  最开始打算放手一搏的,是中山大学资深名医、中山一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梁力建教授。他是这场救治的“主心骨”。在接诊老李后,他第一时间牵头启动了多学科会诊。这位在外科驰骋风云数十年的老教授很清楚,这么大的手术并非一两个学科能“扛”得起,但是他很想救这个患者,干了一辈子的医生,“我能救一个算一个。”梁力建坦言,他经历过不少更惊险的手术,“可要动用到多个学科最强的力量、最好的设备,这种规模的救治不多见”。

  “经过多次术前讨论,充分考虑到了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最后确定了手术方案。”在多学科讨论会上,梁力建说得很明白:这是一次团队作战,手术成功了,团队为医院创造新纪录;手术失败了,就会导致病人死亡。“值得高兴的是,整个团队为了救治病人,通力合作,收获了一个很好的结果。没有这个团队,这一生命奇迹就不可能出现!”

  为什么如此高规格的多学科会诊、治疗能在中山一院成功完成?在梁力建看来,这样的成功是必然的:遇到困难病例时,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积极参与治疗的态度,这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各个学科都有着高水平技术,多个专科集中在一起时,是“强强联合”,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此外,还有优良文化传统和底蕴的支撑,“在中山一院,一直有这样的传统,当遇到疑难病例时,大家一起坐下来,专注于疾病本身展开探讨,非常纯粹”。

  开创多项“第一”的精湛医术

  在这台手术中,中山一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学科带头人何晓顺教授参与了重要环节——体外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整个过程复杂而繁琐,他带着团队在1个小时内全部顺利完成。

  从医多年,何晓顺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病例,“手术难度高,涉及学科多,风险巨大,但手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手段。”在何晓顺看来,医生的本职是治病救人,病人的病情就是号角,“这么多医生一起努力救他,这是中山一院的传统,是中山一院人的本能,是百年老院的文化积淀,我们有着共同的理念,无需太多的语言,大家自发而为”。

  何晓顺认为,这场救治不仅得益于各学科通力合作,更得益于医生们精湛的医术。

  综合实力在华南地区排行第一的中山一院,创造过无数“生命奇迹”。以肝移植为例,这些年来,许多新技术在中山一院率先成功完成。2005年9月,我国首例自体肝移植手术在新疆获得成功,主刀的是时任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和董家鸿院士,和他们一起参与手术的,就有包括何晓顺在内的中山一院的医生。2017年7月,由何晓顺教授领衔开创的世界首例无缺血肝移植手术在中山一院成功完成,引发全球轰动,被誉为开启“器官移植新时代”。

  “我们有技术储备,有临床经验,术前也做好了详细计划,把可能考虑的变数都考虑到了。”何晓顺说。

  常态多学科会诊的通力合作

  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将这场合力救治盛赞为“‘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情怀的完美体现”,真正体现了中山一院“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的办院宗旨。作为一名从中山一院成长起来的医生,作为医院院长,他早已“习惯”了这种通力合作救治患者的模式。

  “曾经,我们多名专家坚持十几个小时,帮一名断指的农民工接指,最后只收了几百元手术费。”肖海鹏说,在医生眼里,不会因为病人地位高低、富贵贫贱而区别对待,对所有的病人都一视同仁。

  作为院长,肖海鹏肩上担着医院运营的重担,他说,从医院创收的角度来说,多学科会诊并不赚钱,反而“亏钱”——比如这一次10个学科会诊,是医生们自己牵头组织,并没有收患者的会诊费用。这一说法也被老李亲口证实,他除了挂号看诊、检查、手术、住院等费用外,并没有就多学科会诊缴纳额外费用。

  肖海鹏从未在多学科会诊上有过一丝“吝啬”,“因为生命是无价的,医生们自发而为的通力合作,应当鼓励和弘扬,医疗本身不应该是逐利的行为”。

  据介绍,在中山一院,多学科合作救治病例已成常态。就在老李出院后不久,由神经内科姚晓黎教授牵头,为一名来穗求医的新西兰籍“渐冻人”John Birkett组织多学科会诊,解决了患者因吞咽困难而造成的营养摄入难题。经多位专家的共同努力,John的身体明显恢复。

  在肖海鹏看来,多学科会诊形成机制,不仅让患者获益,也为医务人员搭建起了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体外循环科主任荣健教授深有感触,她所在的学科主要面对疑难重症病例,因此几乎所有大型多学科会诊时,都有她的团队成员身影。她说:“只有外科特别强,体外循环科的优势和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也只有在好的平台上,学科间的合作才能真正通畅,医生也能在这样的协同作战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

  麻醉科副主任冯霞教授也说,因为有了这样好的平台,每天都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讨论,让她不断成长,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