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含英咀华】汉语文化自信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0月20日        版次:A07    栏目:人文周刊·七杯茶    作者:黄维樑

    

  黄维樑  香港学者、作家

  汉语新文学的成就如何,高低褒贬往往“喧议竞起,准的无依”。贬抑的,曾有人说,我们当代的文学当然比不上西方啦;因此,中国作家必须好好用功,苦干个十年八年,这样或有作家可得诺贝尔文学奖。言犹在耳,在2000年,后来在2012年,就先后有汉语作家获得诺奖这全球最高贵的文学奖。

  “不如西方”论者,若非钱锺书所说的“文盲”,就是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如何评奖如何运作,或就是对汉语文化缺乏自信。

  我们查阅资料,乃知诺奖评审诸公,并非都是当行本色的文学批评家,其中懂得汉语的更绝无仅有;他们的视野难称广阔,且评奖时常常戴着有色眼镜。诺奖的文学批评可信度,其客观公正性,我们一定要打个折扣。何况,文学批评根本就难以真的“客观公正”。

  至于“文盲”该如何“医疗”,古代的刘勰已开出了“药方”,那就是“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对于古今中外作品的阅读,以至种种知识,越广博越好。当然还得有慧眼有卓识。文学大师难得,文学批评大师同样难得。

  至于汉语文化自信,则与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有关系。70周年国庆日前两天的隆重授奖仪式上,“国家荣誉称号”有三位“人民艺术家”获得,其中一位是作家。这位作家是王蒙,而不是得过诺奖的莫言;我认为这件事象征一种汉语文化的自信。汕头大学在10月下旬举行“第四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以“华文文学和汉语文化自信”为主题;我将在会上发言,就正于方家。上文为发言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