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长到两三岁或更大一些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一个心理学家所说的涂抹阶段,每天拿着笔在纸上胡乱图画,画几笔就把纸扔掉,换一张再继续画,如此反复,厉害的,一天居然可以消耗掉上百张纸。于是,父母就认定这孩子有绘画天分,马上送去参加各种艺术班。有意思的是,如果碰到那些强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艺术班,一开始就强调所谓“正规教育”,孩子很快就会厌倦了涂抹,随之对绘画了无兴趣,结果是,他们无法再继续其“早熟”的“艺术生涯”,只好回家学别的了。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儿童看到一件事物,比把它描绘下来要早很多。这句话的意思是,眼睛清晰地看见对象这事发生得很早,但是要把所看到的对象“如实”地描绘下来却是另一回事。做这事得有条件,一、孩子要长到一定的年龄,开始形成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二、要有专门的训练。第一项条件说明,所谓“如实”描绘,本身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如果思维不达到某种程度,这事无法去学。第二项条件说明,从描绘来说,“如实”是一套方法,一套如何通过平面明暗和造型匹配对象的手段,和肉眼观看是两回事。 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画的孩子,挫折往往就发生在这个“如实”上。年龄过小学“如实”,按照心理发展规律,绝对学不好;即使思维发育具备某种能力了,但如果不专心,方法和步骤不对,同样无法达成目的。也就是说,即使成年人,相当一部分也无法掌握“如实”的技巧。正因为如此,才有可能把那些画得惟妙惟肖的艺术家看成是天才。反过来,这事也充分说明,“如实”指的是一个框架,内含一套抽象的程序,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置换的过程,让这一框架内化为自己的“观看”,让这一套程序内化为“技法”。结果是,如果你真的学会了“如实”,你就只能终生去“如实”,而不会画别的,比如不“如实”的风格。从这一点看,写实主义风格就是一种规训,把绘画纳入“如实”的轨道上,无法步入其他轨道。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去解释孩子消耗纸张这一现象了。孩子不断涂抹,消耗纸张,并不能证明他有绘画天才。父母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孩子每扔掉一张纸,其实就是承受一次微小的挫折,因为他无法复制眼前所见,“如实”这一能力离他还太远,但他的肉眼却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对象,比如猫呀狗呀花呀太阳呀什么的,所以,孩子不耐烦,画不像,扔掉纸,再来一张,直到最后找到另一种兴趣为止,比如看卡通之类。一旦到了这个阶段,儿童也就再也不会提笔涂抹了。长大以后,这一挫折内化,就会变成这样一种态度:我不会画东西。几乎所有并不从事绘画的成年人,一旦听到别人劝他作画时,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我不会画画。其实,这正是他童年挫折的一种自然表现。 可见,细小的挫折,内化为一种习惯,就变成终生的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