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思明 由深圳青年作家秦锦屏编剧的话剧《亲格蛋蛋的红黄蓝》,是作者推己及人、由此及彼创作的一部有着生活实感与浪漫情怀的舞台视听艺术作品。正如现代作家郁达夫所言: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秦锦屏上世纪90年代中期闯荡深圳,20多年特区奋斗生活砥砺,让她对自我乃至千万来深建设者的生命历程有了深刻的思考与体悟,进而以话剧形式给予记录。 现实题材有较强浪漫色彩 这部话剧,从大的方面说,是以“老区看特区,特区看老区”的文化视角;从小的视角看,则是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所谓“以小见大”。作品通过几位陕北青年闯荡特区深圳,在深圳创业的艰辛历程和命运转折,呈现了延安红色文化、陕北黄土风情、深圳蓝色文明的相互碰撞和彼此融合,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对人们的巨大影响与改变,生动诠释了关于梦想、改革、奋斗、幸福的时代主题。该剧站在时代的高度,以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让人们重温延安精神、传统精神、深圳精神,反思从老区到特区的奋进历程,呈现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坚强决心。正如编剧秦锦屏所说:“我本身就是一个闯深圳的陕西人。我热爱特区的创业环境和美好的现代生活,也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的山山水水和这里的人们。在延安,我能获得更加丰厚的精神支点和奋斗勇气,而淳朴厚道的民风民俗,又让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作者以艺术的形式,诠释延安精神与深圳精神融合的重要意义,昭示人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继续发扬当年老一辈革命者开创的延安精神,并由此与现代深圳精神相结合,产生了1+1>2的接受美学效应。 该剧既有红色文化基因,又有黄土高原传统文化基因,更有沿海经济特区深圳的青春时尚元素;既有特区青年人生奋斗历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现实困难挫折,也有像高新红、阿蓝这种具有红色情结、浪漫情怀的呈现。南北交融、东西碰撞的文化创造,为丰富话剧人物形象,升华新时代文学,做出积极有益的尝试。该剧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底色,红色文化基因,以及现代文化意识,使这个剧具有了不一样的人文价值,是小人物与大时代、独特视角与新颖主题的有机糅合;加之该剧的西化散点透视结构和现代诗歌语言的建构,使得这部话剧带有较强的浪漫色彩。该剧演出形式别致,时代感鲜明。这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审美风格,给人一种既紧贴大地,也仰望星空的昂扬向上的全新感觉。 人物塑造成功仍有可商榷处 该剧成功塑造了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高新红、黄粮、阿蓝等人。其中,高新红和黄粮是从陕北奔赴深圳的青年,而阿蓝则是深圳本土做粥生意的老板娘周姨的女儿。作者为这三个人起的名字也颇有寓意,分别代表红色延安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和特区深圳蓝色文明。三个年轻人中,高新红的文化情怀最为明显,他有理想,有志向,还有文艺情怀。他闯特区的目的,并非为了发财致富,而是要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在高新红的身上,寄寓着路遥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中的高加林、孙少平那种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性格特征与青年风貌。黄粮作为一名陕北青年,相比高新红来说,似乎更现实一些,或者不如说更物质一些,总想着赚快钱。在和高新红合作经营粥档几年后,因为高欲实行经营改革,害怕承担失败风险,于是便与他分道扬镳。黄粮先是改做农产品贸易老板,然后又做拍卖。孰料天有不测,一锤子把真古董砸碎,导致他一蹶不振。在女友郝彩扣的鼓励、支持下,这才重新振作起来。阿蓝在她的妈妈、粥档老板娘周姨去世以后,在她暗恋的延安后代高新红的影响下远走陕北延安。 当然,话剧《红黄蓝》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黄粮和他的女友郝彩扣双双同时成为拍卖师,似乎有点人为的巧合。殊不知,做一名拍卖师是需要较高专业资质的,不仅仅是举锤叫价这么简单,还要具备相关的高等教育学历,对所要拍卖的物品要具备鉴别真伪、评定价格的能力。黄、郝二人在闯深圳前是什么学历?又是何时成为拍卖师的?进一步追问,比黄粮后到深圳的郝彩扣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又是怎样成为一名比他的男友更高明的拍卖师的?这些,剧本事先都没有提供必要的说明或暗示。俄国戏剧家、小说家契诃夫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意思是戏剧中一切细节都要发挥作用。在此意义上,所谓拍卖师这一人设,就显得比较牵强。另外,粥档老板娘周姨为何去世?她去世后粥档的唯一继承人阿蓝为何要放弃对粥档(后做大成粥铺、粥城)继承权而远走他乡?阿蓝直到三年后才重返深圳,为何不肯接受原本就属于她的粥城继承权?该剧在张扬阿蓝红色情结、浪漫情怀的时候,却没能给出一个让人感觉合理、现实的理由。也许,这一切的答案,只在作者自己的心中,但观众如我却是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作者对相关情节该调整的调整,该交代的交代,剧情效果也许会不太一样,就会显得更接地气、更有感染力一些。毕竟,对于文艺生产而言,无论你秉持什么主义,都应以真实为第一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