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衡 一 毫无疑问,中国正发生着牵动世界的历史性巨变,这种巨变已经充分反映在各大国际机构的统计数字之上,以及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之上;但我们缺少一个具体而微的“细胞”性考察,让人们体验这种变化的温度与情感——也就是说,从基层社会去观察,以一个家庭、一对夫妻、一个团队为单位去体验变化之中的中国,从而理解这一变化的最基础的力量是什么。纪录片《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正好满足我们乃至整个世界的这一需求。 这部纪录片有超豪华的阵容,它的总导演是世界著名纪录片导演魏克然·钱纳先生,执行导演是执导过风靡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程工,航拍总导演是Irman Kerck,这就为这一纪录片所取的基调和视角提供了不凡的基础。 此片是由两组人物组成的。一组是七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行业泰斗:97岁的医学家吴孟超、90岁的航天专家孙家栋、88岁的敦煌艺术专家常沙娜、87岁的历史学家马克壵、86岁的中国第一代拳王王守忻、85岁的刑侦学大家崔道植。另一组则是该片的真正主体:产科医生韩杨,民营商业火箭公司CEO舒畅,古壁画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佛,中学历史教师魏祺,外卖小哥、正在冲击WBA中国雏量级拳王的张方勇,基层干警张震男。老一辈代表着中国过往巨变的引导力量,基层社会的数位年轻人隐喻着中国巨变的当下与未来。 老一辈以访谈与寄语为主,他们的话都不多,但每一句话,都深沉有力、饱蕴沧桑。就像黑格尔说的:同一句话,在饱经风霜的老人说来,比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说出来相比,自有其特有的深邃内涵。他们真的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他们的几句话,既是对自己的总结,也隐喻着对后辈同行的殷殷期待。 二 六位基层人物分散在中国广袤土地的东西南北中,以2018年春节前后为时段,异地而同时地展开着他们各自的故事: 地处广州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医生韩杨是有一对孪生子女的妈妈,她的工作非常忙碌,经常要面对纷至沓来又变化多端的孕产妇,她忙得连饮一口水也几乎呛着;她对待因知识的缺陷而不大配合的产妇,会显得火急火燎,说话急迫,像一位教训顽童的严师;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医院承担的病人数量之惊人,也看到医疗体系对经济困难病人的救助机制。 国内首家民营商业火箭公司CEO舒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年青航天专家,他团结了一班包括国内大学毕业或海归的年轻人,立志要建成世界第三家、中国第一家民营商业火箭公司,在跟拍过程中,如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挫折与光荣,也目睹了他们面对挫折而相互拥抱的顽强。他们在2018年成功发射了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但他们不把这视为成功,他们从零到壹的目标是要把火箭打上太空。一个年青的民营公司CEO不屈不挠为实现他的航天梦想不断努力! 家在中国华东地区的古壁画研究者李佛夫妇,长期工作在西北地区新疆克孜尔千佛洞,日复一日、专心致志地从事古壁画描摹。克孜尔千佛洞是开凿于公元3世纪到9世纪的大型石窟群,这里有着十分精美的佛教壁画,是古代龟兹国的重要文化遗存。李佛夫妇既投身于这古文化的抢救工作之中,也牵挂着远在安徽省的宝贝儿子。夫妇二人最开心的时光是通过手机视频与儿子通话,关注儿子的学业。 北京市和平街一中历史科教师魏祺,与他的学生几乎是同龄人,与学生亦师亦友,亲密无间,他深深地爱着他的学生,常常变换着手法让枯燥的历史变得鲜活有趣,把葡萄和烧饼带入课堂,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联系变得摸得着、看得见、品得出。他利用假期带着学生去古都西安访古迹,走进沙漠领略西域的风貌,把汉唐的文化讲得有声有色。 张方勇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外卖小哥,但他利用送货之余,积极备战,勤学苦练,冲击WBA中国雏量级拳王位置。他的女友、一位善良的脑瘫儿童语言康复师,给予了张方勇很大的鼓励和慰藉。他们既是这个社会向上奋发的努力者,也是向弱者施以援手给予温暖的布道者。 齐齐哈尔市的基层警察张震男,在家中是一个深受祖母和父母宠爱的大男孩,但他在岗位上却表现得异常踏实和负责,常常要处理社区里的一些小型的治安事件,如盗窃案件,夫妻不和导致的纠纷等等,他既有严厉的一面,更多的是对于底层群众的同情和怜悯。 这六组故事,展现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性格,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他们都贯串了中国基层民众的善良与爱心。他们的爱与悲悯,不是来源于某种宗教,而是中国传统的“良知”与天性,一种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大同篇》)的本能。大概这就是中国式的价值观。 穿插着展开的这六个人的故事,同时发生在中国的东南西北中各个不同空间,但最后汇集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一时间点上,让其叙事时空进入一个统一点。让这六个故事像水珠一样,折射出五光十色、甜酸苦辣的不同社会角色,看出其中的丰富缤纷。 三 中国有句老话:“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明,中国有一种自新的基因,这令它经过与古印度文明交汇碰撞之后,丰富并壮大了自身;在与西方文明交汇碰撞之后,又再一次焕发青春。尤其是新中国七十年,她一直处于不断地探索之中;近四十年来,更取得了惊人的跃进。 大家都记得,意大利大导演安东尼奥尼在40年前拍过一部著名的纪录片《中国》,这已成为人们认识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经典。安东尼奥尼说:“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今天,反映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变化中的中国》,也可以说是“将自己交付给能看到的现实”。在整部片中,导演都是“卷着舌头”,没有一句旁白和解说,用眼见的事实说话,用真实的人物故事发展,他不试图解释这变化中的一切,仅以“日常的方式”记录着这些基层人物,体察着社会日积月累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是有它的“内在循环系统”的:医生、老师、警察像三个基本点,保障着民众的健康、孩子的教育、社会的治安,就像三点固定一平面,稳定着一个健康而理性的社会;而受到良好教育的知识人,可以自组私营公司创业,做出一番飞天事业;一个处于社会基层的外卖小哥,经过勤学苦练,通过一场比赛,一跃而成“拳王”,一举改变自己的命运;古文化研究者,则在默默耕耘,让传统与未来不断地对话、延续……他们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无限活力与生机。他们与老一代的中国人相比,尽管有着不同时代赋予的不同风貌,但其刻苦耐劳,尽忠职守,改变国家命运,改变个人命运的志气是一贯的。这包含了中国人一以贯之的生存发展智慧。 代表中国最古老智慧的是《易经》,其中一个“易”字,包含了“变”与“不变”两个相反又相成的意思。就像德文“奥伏赫变”(Aufheben)一词包含了“继承”与“抛弃”两个相反相成的意思一样,都深涵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密码。我们在看过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之后,再看这部《变化中的中国》,我们既可以惊异于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可以看到中国人有一种亘古不变的民族性格,这让中国文明一方面处于日新、又日新的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又薪火相传,传统延绵不断。所以,变化中的中国,又何妨说,这是一个永恒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