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今晨快镜

广州横枝岗再发掘近60座古墓葬

时代从汉至清代,已出土陶器、青铜器等文物近500件(套)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24日        版次:A01G    栏目:要闻    作者:黄宙辉、穗文考

     无人机视觉下的墓室

     随葬器物具有岭南地方特色

     随葬器物丰富,以陶器居多

     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墓室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穗文考  图/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广州横枝岗再发掘清理近60座汉至清代墓葬,出土陶器、青铜器、铁器、珠饰等文物近500件(套)!24日早上,羊城晚报记者获准探访这些古墓葬,触摸近2000年前的历史。

  现场:已清理汉墓等古墓葬57座

  这些古墓葬位于恒福路与麓湖路交界处东北角的山冈上。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约3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了众多大大小小的墓葬,有木椁墓、也有砖墓,有些墓穴里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器物,考古工作人员正在有序地清理随葬器物。

  今年7月至12月,配合麓湖公园南入口等节点景观提升工程(广州花园前置区云山境界片区)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项目建设范围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并在报请国家文物局审批后,对勘探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该考古项目负责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易西兵告诉记者,现场发掘的面积有450平方米。目前,现场已清理墓葬57座,其中汉葬11座、东晋南朝墓13座、唐墓2座、宋墓1座、明墓5座,以及清墓25座,出土陶器、青铜器、铁器、珠饰等文物近500件(套)。

  发现:珠饰由260粒珠子珠管组成

  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勘探发现的古墓葬分布十分密集,晚期墓葬打破早期墓葬的现象频繁。在已经清理的50多座古墓葬中,汉墓和东晋南朝墓分布集中、数量多、规模大。汉代墓葬均为竖穴木椁墓,时代从西汉晚期到东汉,墓葬保存较好,随葬器物丰富,以陶器居多,此外还有铜剑、铜镜和铜钱等。

  引起考古工作人员特别注意的是,现场M27、M28两墓并列,考古人员判断很可能是夫妇合葬墓。M27墓的墓口面积有28平方米,M28墓的墓口面积有27平方米。“这是广州近年来发现的少有的保存比较完好的墓葬。”易西兵介绍,这两座墓原本有封土堆,墓穴深度超过1米,最深有2米多。墓中的棺椁都已腐朽,但能从随葬器物出土的情形大概推断出墓室的结构,是仿照先人生前的房子布局来摆放棺椁和器物。这两座墓的随葬器物最为丰富,仓、灶、井、屋等模型明器具有岭南地方特色,其中的干栏式陶屋、陶簋、陶灯等特色明显。M28墓随葬的珠饰由260粒水晶、玛瑙、琥珀等质地的珠子、管饰组成,十分精美。

  而现场的东晋墓普遍规模较大,结砌讲究,墓砖纹饰规整。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虽多被盗扰,这些东晋墓仍留下了一批青釉瓷器和滑石猪等器物。其中一座墓的墓砖有“大兴四年”纪年文字,为广州地区东晋墓的断代研究提供了重要标尺。此外,工地宋墓出土的带柄龙纹镜也是近年广州考古发现的精品。

  意义:反映广州先民的丧葬习俗

  据了解,麓湖公园南入口等节点景观提升工程(广州花园前置区云山境界片区)项目用地地处广州市“桂花岗-狮带岗-横枝岗”地下文物埋藏区内,是地下古墓葬重点埋藏区。横枝岗一带多为山冈地貌,地处广州古城东北郊,距广州古城中心(今北京路、中山四路一带)直线距离约3公里。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在横枝岗一带配合建设工程进行了数十次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清理两汉到明清时期墓葬近千座,出土了大量文物。

  “这里是广州先民们很重要的埋葬场所。”易西兵表示,清理发掘的这些古墓葬,反映出古代人“侍死如侍生”的丧葬习俗。

  据介绍,现场考古工作争取在本月底结束。考古工作人员在全面、科学收集资料,妥善保存出土文物后,将配合城市建设发展,把考古现场交给工地施工方,进行回填复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