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中学生借用《楚辞》中神话人物为系外恒星和行星命名

恒星叫“羲和” 行星叫“望舒”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24日        版次:A04    栏目:要闻·时事    作者:李钢

     许翊芃(右)和天文社同学进行观察操作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广州中学生厉害了。21日,在国际天文联合会(IAU)组织的“太阳系外行星世界命名”全球活动的中国(内地)活动中,来自广州市第六中学天文社的同学们提出的“羲和”和“望舒”两个名字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被IAU所采用,用于命名由中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太阳系外恒星和行星。

  广州六中天文社社长、高二学生许翊芃和两位副社长丁昊橦、周光俞代表六中天文社赴北京参加了命名活动。许翊芃还作为代表,上台演讲阐述提名过程和提名理由。他说,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可以从中去挖掘一些有价值有内涵的名称为行星命名,在阅读《楚辞》时,他留意到了其中提到的两个神话人物,于是就提出了“羲和”和“望舒”两个名字。 

  据许翊芃介绍,“羲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太阳女神的意思,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望舒”则是为月驾车之神,也被当做月神。

  “很多天文学界的老师们都对我们的提名赞不绝口。”许翊芃说,在北京参加命名活动期间,很多老师还对于中学天文社团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如何开展活动、进行天文知识竞赛等。

  据介绍,这次活动分配给中国命名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院刘玉娟、赵刚等于2008年发现的围绕K巨星HD173416运行的类木巨星行星HD173416b,位于遥远的天琴座。

  人物

  “学习自然科学让我很放松”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是认识许翊芃的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

  从小受父母的影响,许翊芃热爱自然科学,喜欢看科普类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也经常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上了高中后,许翊芃把课余精力都用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参加课外竞赛上。他将自己的课外学习视为一种消遣。“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我感到放松。这些知识既能增长自己的见识,还能提高自己的数理思维。”他说。

  许翊芃曾获得2016年广东省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华南赛区一等奖,以及在广东省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获得特等奖等多个奖项。他表示,高考志愿倾向于报考天文学相关的专业,希望以后能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

  广州六中天文社的指导老师黄凤金介绍,该天文社于2002年创建,经常组织同学们进行天文观察,还会组织志愿活动,让学生们深入街坊当中讲解天文知识。

  许翊芃说,通过参加天文社的活动能够获得很多的乐趣。有一次,他和同学们在家里的阳台上就成功观测到了流星雨。“流星雨其实不是雨,每两三分钟才会出现一颗,而且还不一定很亮。”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