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今日论衡之民生探微

名牌大学毕业生做家政 不用太诧异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24日        版次:A07    栏目:时评    作者:阅尽

  □阅尽

  昨日本地有条新闻颇吸引眼球: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入职教师行业后,觉得难以适应。机缘巧合她步入家政业,从一线保洁员干起,一做三年,如今不仅成为企业骨干,还当上部门主管,获得公司股份。

  此新闻不仅引人关注,也耐人寻味。主人公不但毕业于名校,而且还是家中独生女。初入家政行业时,同事都以为她干不长,她连父母也都瞒着,其中的难言之隐,想必人们都懂。当妈妈看到娇生惯养的女儿手上的厚茧时,亦是心疼得哭了。但宝贝女儿不但在家政业坚持下来,还越干越有信心。

  这让人想起“北大才子卖猪肉”的事。当年北大毕业的陆步轩几经职场挫折,不得已当上“卖肉佬”。此事经报道引发轰动,一时间,“北大屠夫”受尽嘲讽。以至陆步轩后来回北大做报告时,开口就称“给北大丢脸了”。但当了20多年“屠夫”的陆步轩不仅事业有成,而且给母校捐款高达数亿元。

  两件事有不少共同点——在许多人眼里,无论是家政服务还是“猪肉佬”都是被人瞧不起的职业,吃苦卖力不说,还收入不高,更无归属感;入职也不需多高的文化水平,更与名牌大学沾不上边;但是这些职业又几乎家家不可或缺。有几个人敢说一辈子不吃肉?又有多少家庭对保姆“求贤若渴”?

  这边厢社会急需,那边厢却又许多人看不起,不愿为之。仅广深两地,家政人员缺口即高达百万。随着“二孩放开”,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社会对家政业的需求只会愈来愈强烈。眼下,不仅名校毕业生入职家政业的凤毛麟角,连普通大学毕业做此行当的也极少。人才奇缺,这也是家政业最大的短板。

  时代发展至今,任何职业本不应有高下尊卑之分,人们的求职观理当与时俱进。但作为社会管理,对家政从业者的困境也应正视。诸如它的“个体化”、无社保等,令欲入职者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企业及组织管理的缺位,亦降低了社会对从业者的信任,由此衍生出职业水准低、服务差等情况,备受诟病。

  好消息是,广东目前启动了“南粤家政”工程,并拟在发展员工制企业、扶持龙头、打造培训示范基地等方面推出配套举措。业内已开始形成员工制企业的发展模式,家政人员享有社保,接受定期培训,还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诚然,员工制的管理势必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连带着也会推高家政服务价格。高昂的“保姆费”又是普通家庭不可承受之重。为此,就必须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家政毕竟是特殊行业,不仅事关民生,也沾着点公共服务特征,因此不能像有些行业那样任由其自生自灭。这就必须强化政策的倾斜,尤其是对家政人员的社会保障方面,更需公共财政的扶持。只有实现员工制职业化管理,让家政人员像普通职场人士一样获得职业保障,才能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家政业。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