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友毅作品《请战》 |
姚友毅创作中 |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姚友毅,曾在1993年设计了中山大学校徽,为70周年校庆献礼。今春,新冠肺炎肆虐,他只能深居简出。在宅家的日子,他挥毫泼墨,用大半个月时间创作出一组反映广东医疗队驰援湖北的中国水墨画三联张作品《众志成城》,准备捐献给学校。同时,他的妻子、女儿、儿子也“不甘示弱”,围绕抗击疫情用画笔展开同题创作。 A安心宅家 一笔一画抒写感动 2月11日,记者来到了姚友毅的工作室,只见墙上挂着一张2.35×2.2米的大幅画作。画作以一封《请战书》为背景,11位身穿防护服、头戴护目镜的医务工作者正举着鲜红的党旗,目光坚毅,攥紧拳头郑重请战。“这是《众志成城》三联画中的《请战》,已经画了一个多星期,11个人物代表中大附属的11家医院。”姚友毅告诉记者,另外两幅作品是表现抢救患者的《奋战》和战胜病魔的《胜战》。 1月24日除夕,广东派出135名医生护士组成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其中有近一半的医护人员来自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这批队员里还有我的朋友,他们纷纷请战、凝心聚力,让我深受感动”,出于对医疗队的由衷敬佩,姚友毅当晚便有了灵感,觉得他们就像一座丰碑,于是就有了《请战》的构图。 随后几天,他从电视画面、微信照片寻找素材并加以组织,并用iPad画出了三张小稿。接下来的过程则难度加码,从小稿到11的素描稿再到宣纸画正稿,每一个人物要渲染七八遍,“中国画不可能一笔到位,所以要一层一层加”。由于画面较大,需要层层渲染,不断调整空间感、黑白灰处理等。 “画这么大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他们的高大形象,也表达我的崇高敬意。”姚友毅说,只有认认真真地塑造每个形象,将情怀付诸作品,才能从容地抒发内心的感动和对医疗队的敬意。他表示,希望等待医疗队员凯旋之际,请他们在党旗上一一签名,让作品更完整。 B亲子共乐 一家四口同题作画 在新闻报道的耳濡目染和父母的引导之下,姚友毅的大女儿姚欣桐和儿子姚欣阳也提笔从自己的角度描绘“战疫”。 11岁的欣桐是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四年级学生。在爸爸指导下,她独立创作了《守护家园》,画面上是一个巨型口罩,罩住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病毒。“病毒虽然看起来很‘好看’,其实是‘坏蛋’,所以我画了个大口罩遮蔽、围困它们。口罩外面画有爱心、花草树木、高大楼房,世界还是很美好的,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欣桐解释。 7岁的欣阳是中山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学生,是一个有艺术情怀、心思细腻的“小暖男”,他不但会在雨天泡好茶插上竹叶,邀请爸爸在阳台赏雨听琴品茗,还对妈妈复工的安全表示担心,甚至讨论起生死问题。他创作的《彩虹医生》把彩虹化为医生帽子,“希望他们能战胜病毒!” “我主要是给他们做后勤工作。”妈妈陈祉璇笑言,她平时更多是引导者、记录者、服务者角色,晚上闲下来才从事创作。她画了一幅《春暖花开》为武汉加油,“春暖花开,人间值得!一切都会过去的!”她认为,国难当前,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战士,她教导孩子们播下理想的种子,将画笔用作“战疫”的“武器”。 记者了解到,拥有“艺术基因”的欣桐和欣阳小小年纪已崭露头角,多次在国内大赛中斩获殊荣。“画得像很容易,而画出有思想灵魂的画才是不容易的。比起教他们绘画技巧,我更多的是给他们讲家国情怀。”姚友毅表示,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技艺高低往往是次要的,关键的是人文素养、个人修养,因此他注重在日常给孩子进行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