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横眉热对】

穿行

来源:羊城晚报     2020年04月12日        版次:A08    栏目:人文周刊·七杯茶    作者:杨小彦

    

  杨小彦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老同学吴武彬一直穿行在人生的各种岔口上,在貌似平淡的从艺生涯背后,充满了紧张的内在思索。

  吴武彬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艺术大学生,入学前已积累了今日学艺者难以企及的丰富经验。美好年华,风云际会,一入学就在风格上进入实验阶段,让个性在急剧变化的艺术教育中得以发展。那个年代,版画系的教学与实践,可以说占尽风头,是整个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变革的先锋,其中的重点,不再是表面描摹物象的外表、逼真呈现自然的样貌,而是,探讨情感如何融汇到普遍的艺术规律之中,并在创作中寻找思考的独立意义与永恒价值。

  然后,毕业了,开始四海闯荡。很长时间,他似乎消失了,因为他不凑热闹,不追潮流,不慕名声,不造观念,在艺术运动风起云涌变化多端的岁月中,他隐身在浮华的背后,默然按照自己的意愿,持续不断地深入反思。

  在一个容易从众的社会氛围中,在一个以名声为标志的艺术环境里,保持一种持续的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定力。而这里所说的反思,并不是一种无病呻吟式的做作、一种视己如宝的无聊自恋。相反,人生如“登岸弃筏”,彼岸在远方,反思则是在岁月的波涛中不断地左摇右荡或右摇左荡的行舟,驾着这一叶行舟,让自我穿行在心与物之间,穿行在已知与未知之间,穿行在永恒与瞬时之间。一句话,穿行在急促的情感起伏与长久的理性沉积之间。行舟在荡漾中维系着无尽的生命,日复一日,永无止境,从一个不起眼的、千真万确的、有血有肉的、因而是真实的自我开始,让时间淘洗掉所有的庸俗、所有的自以为是,甚至,所有装模作样的风格,而登上了艺术的“彼岸”。要知道,这可是“心的彼岸”!

  这使我好多年以后,忽然有一天看到了他的作品,一下子就有了回应。

  回应是什么?人在彼岸,不必解释,价值共存世间,已足矣!